技術檔案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清晰且完整的需求檔案是專案成功的根本。本文將會詳細介紹兩種關鍵技術檔案:產品需求檔案(PRD)和軟體需求規格書(SRS),並說明如何利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 AI 工具來提升撰寫效率和品質。同時,我們也會探討專案規劃的最佳實務,包含測試驅動開發和網頁設計規劃等導向,以期提供更全面的技術檔案撰寫和專案管理的參考。

產品需求檔案(PRD)

PRD概述

PRD是一份描述你的軟體產品將會是什麼以及它需要完成哪些功能的檔案。它類別似於一個故事大綱,描述應用程式應該如何呈現、如何執行、使用者群體以及它需要解決的問題。PRD通常非常詳細,涵蓋了必須具備的功能以及使用者經驗等方面。

PRD的主要受眾包括開發者、設計師、專案經理和品質保證團隊。此外,對於需要理解產品願景和目標的高層主管或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連行銷團隊也可以從中獲得如何定位產品的洞見。

如果你沒有見過PRD範例,ChatGPT可以幫助你生成一個:

提示:PRD 的主要部分有哪些?生成一個 Word 檔案作為範本。

PRD結構範例

圖示此圖示展示了 ChatGPT 生成的一份 PRD 概要範本

  graph TD
    A[產品需求檔案] --> B[背景與目的]
    A --> C[使用者角色]
    A --> D[產品功能]
    A --> E[使用者故事]
    A --> F[技術要求]
    A --> G[成功標準]

內容解密:

此圖示展示了PRD內容結構:

  • 背景與目的:描述產品背景及開發目的。
  • 使用者角色:針對不同使用者角色進行分析。
  • 產品功能:詳細列出產品必須具備的功能。
  • 使用者故事:描述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與產品互動。
  • 技術要求:列出技術上的要求與限制。
  • 成功標準:設定評估產品成功與否的指標。

軟體需求規格書(SRS)

SRS概述

SRS是一份詳細且技術導向的手冊。它探討軟體需要完成哪些功能以及如何完成這些功能。SRS主要關注技術細節而非使用者需求或目標。

對於簡單應用程式來說,SRS可能只有幾頁;但對於複雜專案(如企業級軟體實施),SRS可能長達數百頁。

接下來看幾個ChatGPT可協助處理的提示:

提示:撰寫有效SRS時需要考慮哪些必要元素及最佳實踐?
提示:撰寫SRS流程中的步驟包括收集與分析需求、利益相關者協作及檔案編寫方法。
提示:為一個軟體專案建立詳細SRS,包括「專案概述」、「利益相關者分析」、「功能性與非功能性需求」、「假設條件」及「限制」。

透過語音識別改善採訪過程

語音識別技術已存在多年,但早期主要是小把戲而非實用工具。因為它無法可靠地理解自然語言對話。

然而,近年來語音識別技術取得了飛躍進步,主要得益於AI技術的進步。現代系統由複雜AI演算法驅動,這些演算法不僅更好地理解各種口音和方言,還能理解語言上的細微差別和語境。這些系統隨時間學習和適應,持續提升其準確性。

透過語音識別技術可以改善採訪流程:

提高準確性及回播

通常來說轉錄準確度不錯,但回播功能可以用來進行修正。

# 假設有一段語音轉錄文字
transcription = "這是一段語音轉錄文字"

# 使用語音識別API進行語音轉錄
def speech_to_text(audio_file):
    # 語音轉錄邏輯
    return transcription

# 使用回播功能進行修正
def playback_correction(transcription):
    # 修正邏輯
    return corrected_transcription

內容解密:

此段程式碼展示了基本語音轉錄及回播修正流程:

  • speech_to_text:將語音檔案轉錄為文字。
  • playback_correction:透過回播進行文字修正。 此流程可以顯著提升採訪品質及準確度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需求分析與專案規劃中的應用

語音識別與發言者識別

語音識別技術可以在會議中區分不同的發言者,這對於需求分析具有重要意義。透過語音識別,可以清晰地記錄每個參與者的發言內容,減少誤解和溝通不暢的問題。這項技術不僅能提升會議效率,還能幫助團隊更準確地捕捉關鍵需求。

主題關鍵字辨識

語音識別軟體可以從轉錄內容中突出顯示頻繁出現的關鍵字,這有助於團隊快速鎖定主要討論的主題或需求。例如,在一場需求討論會議中,語音識別軟體可以自動標記出「使用者介面」、「資料安全」等關鍵字,讓團隊能夠更集中地討論這些重點。

白板協作

白板協作是需求分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白板協作不僅能促進頭腦風暴,還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對於確定軟體應該具備的功能至關重要。白板上可以繪製流程圖或圖示,這些視覺化工具有助於將複雜的概念變得更加簡單易懂。

AI 工具如 ChatGPT 可以進一步增強白板協作的效果。玄貓曾經試過將手繪的流程圖上傳到 ChatGPT 中,ChatGPT 能夠解讀並將其轉換為易於理解的文字描述。例如,玄貓畫了一個登入系統的流程圖(如圖 7-4),然後使用「Prompt: Analyze the diagram.」命令讓 ChatGPT 分析。結果 ChatGPT 成功解讀並生成了詳細的登入流程描述(如圖 7-5)。

  graph TD;
    A[開始] --> B[輸入使用者名稱];
    B --> C{驗證使用者名稱};
    C -- 錯誤 --> D[顯示錯誤訊息];
    C -- 正確 --> E[輸入密碼];
    E --> F{驗證密碼};
    F -- 錯誤 --> G[顯示錯誤訊息];
    F -- 正確 --> H[登入成功];

內容解密:

此圖示展示了一個簡單的使用者登入流程圖。流程從開始狀態出發,首先要求使用者輸入使用者名稱(B)。接著進行使用者名稱驗證(C),如果驗證失敗則顯示錯誤訊息(D);如果驗證成功則要求使用者輸入密碼(E)。接下來進行密碼驗證(F),如果驗證失敗則顯示錯誤訊息(G);如果驗證成功則完成登入(H)。此流程圖清晰地展示了登入過程中的每一步驟及其決策點。

撰寫技術需求檔案與產品需求檔案

撰寫技術需求檔案(Technical Requirement Document, TRD)與產品需求檔案(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PRD)時,採用適當的語氣和風格非常重要。這些檔案應該明確、簡潔且專業。

明確表達

TRD 和 PRD 是專案成功的根本,必須確保每個細節都清晰無誤。這樣可以避免溝通不暢和開發失誤。

僅陳述事實

在撰寫 TRD 和 PRD 時,應該像新聞報導一樣僅陳述事實,保持中立客觀。這樣可以確保檔案焦點放在產品真正需要的功能上。

一致性

保持一致性是撰寫 TRD 和 PRD 的關鍵。整個檔案應該維持相同的語氣和風格,從頭到尾保持一致。

聚焦於產品

TRD 和 PRD 的核心應該是產品及其功能需求。保持直接且專業的語氣,避免偏離主題。

AI 工具在撰寫中的應用

AI 工具如 ChatGPT 在撰寫技術檔案方面具有很大優勢。玄貓曾經使用以下命令來生成技術需求清單:「Prompt: Please draft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 mobile banking app, ensuring the writing is clear, well structured, and professional.」。這樣可以快速生成結構清晰且專業的技術需求檔案。

市面上還有其他多種 AI 寫作工具可供選擇,例如 Jasper 和 Writer 傾向於內容創作並維持品牌聲音的一致性;Grammarly 則以檢查語法和提升寫作風格為主;AI21 和 Copy.ai 則提供靈活且高效的內容創作功能。

例如,機器學習專家 Jigyasa Grover 在撰寫技術設計檔案時就經常使用 Grammarly 作為輔助工具。「Grammarly 不僅能幫助我檢查拼寫和標點符號錯誤,還能根據目標受眾和檔案目的提供定製化建議」,她表示。

專案規劃方法

在完成需求分析後,下一步就是專案規劃。這包括制定明確的目標、分配任務、設定時間表以及確保團隊高效運作。選擇適當的專案規劃方法對於專案成功至關重要。

常見的專案規劃方法包括瀑布模式、敏捷開發、Scrum、Kanban 和極限程式設計(XP)。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適用場景:

  • 瀑布模式:適合需求穩定且明確的專案。
  • 敏捷開發:適合需要靈活應對變化的專案。
  • Scrum:適合需要快速迭代和反饋迴圈的專案。
  • Kanban:適合持續交付和Pipeline管理。
  • 極限程式設計:適合需要高品質和高效開發的專案。

選擇適合團隊和專案需求的規劃方法,可以確保專案順利進行並達到預期目標。

使用 ChatGPT 進行專案規劃

在開發軟體或網頁時,專案規劃是確保專案的成功的關鍵步驟。ChatGPT 可以作為一個強大的工具,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專案管理方法,並提供詳細的指導和建議。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範例和提示,展示如何利用 ChatGPT 進行有效的專案規劃。

選擇適合的專案管理方法

不同的專案可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敏捷(Agile)方法強調靈活性和快速迭代,而瀑布模型(Waterfall)則注重逐步完成每個階段。你可以根據專案的需求和特性,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以下是一些 ChatGPT 提示範例:

提示範例:

  • 提示: 對於這個「待辦事項」應用程式,最好的專案規劃方法是什麼?
  • 提示: 如何有效地選擇和定製專案規劃方法來適應特定的軟體專案?
  • 提示: 討論將專案規劃方法與軟體專案目標和複雜性對齊的重要性。
  • 提示: 解釋瀑布模型中軟體專案管理的順序階段。
  • 提示: 描述敏捷方法論在軟體開發中的核心原則。
  • 提示: 激烈方法論如何促進專案中的靈活性和客戶參與?
  • 提示: 列出 Scrum 框架中的角色和儀式。
  • 提示: 比較和對比 Scrum 和傳統專案管理方法。
  • 提示: 列出極限程式設計(Extreme Programming, XP)的關鍵做法及其如何促進客戶滿意度。
  • 提示: 討論在 XP 中實施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的好處和挑戰。

這些提示可以幫助你瞭解不同方法的優缺點,並根據專案需求做出明智的選擇。

測試驅動開發(TDD)

在開始編寫程式碼之前,確定測試使用案例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方法稱為測試驅動開發(TDD)。TDD 的核心理念是先寫測試,再編寫程式碼來透過這些測試。這樣可以確保你的程式碼滿足所有需求,並且在開發過程中發現潛在問題。

測試驅動開發(TDD)工具箱

  1. Given-When-Then (GWT)

    • Given: 設定舞台,描述行動之前的狀態。
    • When: 主事件,觸發行動。
    • Then: 期望結果,描述行動後應該發生的事情。
    #### 內容解密:
    Given-When-Then (GWT) 是一種結構化的測試框架,旨在透過描述故事的方式來測試程式碼。Given 裝載初始狀態、When 描述觸發事件、Then 描述期望結果。這種方式不僅幫助開發者清晰地理解測試目標,還能讓非技術人員更容易理解測試內容。
    
  2. Arrange-Act-Assert (AAA)

    • Arrange: 準備測試環境。
    • Act: 執行行動。
    • Assert: 驗證結果。
    #### 內容解密:
    Arrange-Act-Assert (AAA) 是一種更技術性的測試框架,強調測試過程中的每一步。Arrange 裝載準備工作、Act 描述執行行動、Assert 驗證結果。這種方式更適合技術人員使用,因為它更詳細地描述了每一個步驟。
    
  3. Setup-Exercise-Verify-Teardown (SEVT)

    • Setup: 準備測試環境。
    • Exercise: 執行系統操作。
    • Verify: 驗證結果。
    • Teardown: 清理環境。
    #### 內容解密:
    Setup-Exercise-Verify-Teardown (SEVT) 是用於整合和系統測試的一種框架。Setup 準備環境、Exercise 執行系統操作、Verify 驗證結果、Teardown 清理環境。這種方式特別適合複雜系統中的測試,因為它確保了每個測試環節都有清晰的步驟和結果驗證。
    

提示範例

以下是一些利用 ChatGPT 進行 TDD 的具體提示範例:


#### 提示範例:
- 提示: 用 Given-When-Then 法則制定關鍵功能的測試策略。具體需求包括:
    建立一個線上預訂系統給連鎖精品旅館。
    系統必須從每家旅館內部管理軟體中提取房間可用資料。
    應允使用者依日期、價格和設施過濾房間。
    須確保介面簡潔直觀且相容桌機及行動瀏覽器。
    應採用雲端解決方案以確保可靠性與可擴充套件性。

其他提示範例包括:
    提示: 撰寫一個允許使用者透過電子郵件驗證重設密碼功能的測試。
    提示: 建立測試以驗證當資料函式庫連線失敗時系統應該回應如何?
    提示: 引進搜尋功能在正常負載下傳回結果時不得超過兩秒鐘時間限制之測試設計方案?
    提示: 撰寫一個保障使用者資料存放時全部都已加密之檢查測試方案?
    提示: 設計支付介面與訂單處理系統整合之檢查方案?

網頁設計規劃

網頁設計是一個複雜且多步驟的過程。首先需要了解網站目標及目標使用者群體。接著繪製網站藍圖並計畫使用者導航流程,這通常稱為原型或線框圖。然後選擇顏色、字型及圖形來展現品牌形象。最後將所有設計元素轉化為實際網站,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等技術語言。

ChatGPT 常見提示

以下是一些利用 ChatGPT 在網頁設計規劃中可能會遇到的常見提示:


#### 常見提示:
- 提示: 用線框圖來展現網站結構並計畫使用者導航流程?
- 提示: 採用什麼樣子風格及顏色設計來達到品牌形象?

網站開發目標與使用者群體

在開發網站時,明確的目標和瞭解目標使用者群體是成功的關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網站開發目標以及相應的使用者群體:

目標

  1. 提升品牌知名度:透過提供高品質的內容和出色的使用者經驗,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2. 增加銷售轉化率:最佳化網站結構和內容,引導使用者完成購買流程。
  3. 改善使用者互動:提供互動式功能,如即時聊天、問卷調查和評論區,增強使用者參與度。
  4. 提高搜尋引擎排名:最佳化SEO,使網站在搜尋引擎中獲得更高的曝光率。
  5. 資料收集與分析:透過網站收集使用者行為資料,進行市場分析和產品改進。

目標使用者群體

  1. 年輕專業人士:這群人通常對新技術和創新產品有強烈興趣,且具備較高的購買力。
  2. 技術愛好者:對於硬體、軟體或科技產品有深入瞭解的人群,通常希望瞭解產品的技術細節。
  3. 家庭主婦:這群人通常負責家庭購物,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便利工具和產品有需求。
  4. 學生:對於教育相關產品或服務感興趣的人群,如電子書籍、線上課程等。

線上商店基本頁面佈局

在設計一個線上商店時,以下是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頁面:

  1. 首頁(Home Page):展示最新產品、促銷活動和熱門商品。
  2. 產品頁面(Product Pages):詳細介紹每個產品的特點、規格和價格。
  3. 分類別頁面(Category Pages):按產品類別進行分類別展示,方便使用者瀏覽。
  4. 購物車頁面(Shopping Cart Page):顯示使用者已選擇的商品及總計金額。
  5. 結帳頁面(Checkout Page):完成購買流程,包括填寫訂單資訊和支付方式。
  6. 會員中心(Member Account Page):使用者可以檢視訂單歷史、管理個人資料等。
  7. 聯絡我們(Contact Us Page):提供聯絡方式和客服支援。

部落格首頁設計

在設計部落格首頁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元素:

  1. 最新文章(Recent Posts):顯示最新發布的文章,吸引讀者瀏覽。
  2. 分類別導航(Category Navigation):按文章主題進行分類別展示,方便讀者快速找到感興趣的內容。
  3. 搜尋框(Search Bar):讓讀者可以輕鬆搜尋特定文章或關鍵字。
  4. 熱門文章(Popular Posts):展示點選率最高或評論最多的文章,增加讀者停留時間。
  5. 作者介紹(Author Bio):簡要介紹博主或撰稿人,增加部落格的可信度和親和力。

行動應用程式首頁設計

在設計行動應用程式首頁時,以下是一些必不可少的部分:

  1. 應用程式下載連結(Download Link):明確顯示應用程式下載地址或QR碼。
  2. 功能介紹(Feature Overview):簡要介紹應用程式的主要功能和優勢。
  3. 使用者評價(User Reviews):展示真實使用者的評價和反饋,增加可信度。
  4. 下載(Download Guide):提供詳細的下載和安裝,確保使用者順利完成操作。

內容創作建議

針對不同主題的網站,以下是一些內容創作建議:

部落格文章

  1. 技術教學文章:詳細解說某個技術問題或工具使用方法。
  2. 行業趨勢分析:探討當前行業中的新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
  3. 案例研究:透過具體案例展示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影片

  1. 教學影片:製作視覺化教學影片,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某個技術或操作流程。
  2. 專訪影片: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專訪,分享他們的見解和經驗。

資訊圖表

  1. 技術流程圖表:展示某個技術流程或架構圖表,幫助使用者理解複雜概念。
  2. 資料分析圖表:透過資料圖表展示某個市場趨勢或技術統計資料。

網站導航設計

設計直觀且易於使用的導航系統是提升使用者經驗的關鍵。以下是一些建議:

  1. 簡潔清晰的選單結構:避免過多層級選單,確保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資訊。
  2. 麵包屑導航(Breadcrumb Navigation):幫助使用者瞭解當前所在位置及回到上一級頁面。
  3. 搜尋功能(Search Function):提供強大且靈敏的搜尋功能,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