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已成為容器協調的事實標準,但其複雜性也帶來了安全挑戰。本文整理多年實戰經驗,探討 Kubernetes 安全強化策略,涵蓋容器映象安全、Pod 安全策略、網路隔離、RBAC 授權、Secret 管理、日誌稽核、威脅檢測等關鍵導向。從供應鏈安全到執行時安全,提供全方位防護建議,並分享一些實用的工具和技巧,協助台灣開發者建構更安全的 Kubernetes 環境。
過往經驗顯示,許多開發者常忽略容器映象的安全性,使用未經掃描或含有已知漏洞的映象。此外,不當的 RBAC 許可權組態、未加密的 Secret、以及缺乏網路隔離策略,都可能導致 Kubernetes 叢集暴露於風險之中。因此,除了基本的安全設定外,更需注重縱深防禦策略,例如多層次網路隔離、入侵偵測系統、以及安全日誌分析,才能有效防範各種攻擊。實務上,我們曾協助客戶匯入多階段構建流程,有效減少映象體積並移除不必要的工具,降低攻擊面。同時,也建議搭配映象掃描工具,例如 Trivy 或 Clair,及早發現潛在漏洞。在網路安全方面,除了 NetworkPolicy 外,也建議使用服務網格技術,例如 Istio,提供更細緻的流量控管和安全防護。
Kubernetes安全強化:玄貓的實戰經驗分享
作為一位在雲原生領域深耕多年的技術專家,玄貓深知 Kubernetes 在現代應用佈署中的重要性。然而,Kubernetes 的複雜性也帶來了許多安全挑戰。美國國家安全域性(NSA)和網路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域性(CISA)聯合發布的這份 Kubernetes 強化,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參考。我將結合我的實戰經驗,探討這份中的關鍵要點,並分享一些額外的安全強化技巧。
Kubernetes安全風險:供應鏈、惡意攻擊與內部威脅
這份明確指出,Kubernetes 的三大安全風險來源於供應鏈、惡意攻擊者和內部威脅。
- 供應鏈風險: 這部分風險往往難以控制,可能出現在容器構建的各個階段,甚至在基礎設施採購時就已埋下隱患。例如,使用的基礎映象存在漏洞,或是構建工具被植入惡意程式碼。
- 惡意攻擊者: 攻擊者會利用 Kubernetes 架構中的漏洞和錯誤組態,例如控制平面、工作節點或容器化應用程式本身的漏洞。
- 內部威脅: 內部人員,包括管理員、使用者,甚至是雲端服務供應商,都可能濫用其擁有的特權,對 Kubernetes 基礎設施造成威脅。
玄貓建議:強化 Kubernetes 安全的七大策略
為了應對這些風險,NSA 和 CISA 提出了七項關鍵的強化策略。我將逐一分析這些策略,並分享我的一些實戰經驗。
1. 掃描容器與 Pod:及早發現漏洞與錯誤組態
容器映象和 Pod 中可能存在已知的漏洞或錯誤組態。定期掃描可以幫助我們及早發現這些問題,並採取相應的修復措施。
玄貓經驗: 我曾經在一個專案中,因為使用了過時的基礎映象,導致應用程式存在一個嚴重的安全漏洞。幸好我們定期進行容器掃描,及時發現並修復了這個問題。
2. 最小許可權原則:降低容器與 Pod 的潛在危害
確保容器和 Pod 僅具有執行其功能所需的最小許可權。這可以有效降低容器被攻破後造成的潛在危害。
玄貓經驗: 在為某金融科技公司設計分散式系統時,我發現許多開發者習慣直接使用 root 許可權執行容器。我強烈建議他們改用非 root 使用者,並仔細組態容器的許可權,以降低安全風險。
3. 網路隔離:控制安全事件的影響範圍
使用網路策略來限制容器之間的網路流量,並將不同的應用程式佈署在不同的網路名稱空間中。這可以有效控制安全事件的影響範圍。
玄貓經驗: 我曾經參與一個大型電商平台的 Kubernetes 網路安全架構設計。我們將不同的業務模組佈署在不同的網路名稱空間中,並使用網路策略來限制它們之間的網路流量。當其中一個模組出現安全問題時,其他模組不會受到影響。
4. 防火牆與加密:保護網路連線與資料機密性
使用防火牆來限制不必要的網路連線,並使用 TLS 加密來保護資料的機密性。
玄貓經驗: 我在為某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安全諮詢時,發現他們沒有對 Kubernetes 叢集的 API 伺服器進行 TLS 加密。我強烈建議他們立即啟用 TLS 加密,以防止敏感資料被竊取。
5. 強身份驗證與授權:限制使用者與管理員的存取許可權
使用強身份驗證機制(例如多因素驗證)來驗證使用者和管理員的身份,並使用根據角色的存取控制(RBAC)來限制他們的存取許可權。
玄貓經驗: 我曾經看到一個 Kubernetes 叢集的管理員帳戶使用了弱密碼,導致叢集被輕易攻破。我建議所有使用者和管理員都使用強密碼,並啟用多因素驗證。
6. 稽核日誌:監控潛在的惡意活動
啟用 Kubernetes 的稽核日誌功能,並定期分析日誌,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惡意活動。
玄貓經驗: 我曾經透過分析 Kubernetes 的稽核日誌,發現一個未經授權的使用者試圖存取敏感資源。我們立即採取行動,阻止了這次攻擊。
7. 定期審查與漏洞掃描:持續提升安全態勢
定期審查 Kubernetes 的所有設定,並使用漏洞掃描工具來確保所有風險都得到適當的處理,並且所有安全補丁都已應用。
玄貓經驗: 我建議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 Kubernetes 安全審查,並在每次發布新版本之前進行全面的漏洞掃描。
玄貓補充:額外的 Kubernetes 安全強化技巧
除了上述七項策略之外,我還想分享一些額外的 Kubernetes 安全強化技巧:
- 使用映象簽章: 驗證容器映象的完整性,確保映象未被篡改。
- 限制容器資源使用: 避免容器消耗過多的資源,導致 Denial of Service (DoS) 攻擊。
- 使用 Pod 安全策略 (PSP) 或 Pod 安全標準 (PSS): 限制 Pod 的能力,降低安全風險。
- 定期更新 Kubernetes 版本: 保持 Kubernetes 版本在最新狀態,以取得最新的安全補丁。
為何強化 Kubernetes 安全至關重要:玄貓的安全實戰分享
在雲原生時代,Kubernetes (K8s) 已成為容器協調的標準。但隨著 K8s 應用日益普及,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身為一個在 K8s 領域打滾多年的技術專家,玄貓認為強化 K8s 安全至關重要,這不僅能保護敏感資料,還能確保服務的穩定執行。
K8s 架構安全概觀:玄貓帶你瞭解風險熱點
在探討 K8s 安全之前,讓玄貓先帶大家快速回顧 K8s 的架構。K8s 主要由控制平面 (Control Plane) 和工作節點 (Worker Node) 組成。
- 控制平面:負責叢集的管理和控制,包含 kube-apiserver、etcd、kube-scheduler 和 kube-controller-manager 等核心元件。
- 工作節點:執行實際應用程式的節點,包含 kubelet 和 kube-proxy。
每個元件都有其潛在的安全風險。例如,未授權的存取、組態錯誤、漏洞利用等。因此,必須採取多層防禦策略,才能有效保護 K8s 叢集。
K8s 安全威脅模型:玄貓的經驗之談
玄貓在過往的經驗中,整理出幾項 K8s 常見的威脅:
- 容器漏洞:容器映象中可能存在漏洞,攻擊者可利用這些漏洞入侵容器。
- 不安全的組態:不當的 RBAC 授權、未加密的 Secret 等,都可能導致安全風險。
- 網路攻擊:未經授權的網路存取、DDoS 攻擊等,都可能影響 K8s 服務的可用性。
- 供應鏈攻擊:惡意程式碼可能透過供應鏈進入 K8s 環境。
Pod 安全強化:玄貓的容器安全最佳實踐
Pod 是 K8s 中最小的佈署單元。強化 Pod 安全是 K8s 安全的基礎。
避免以 Root 許可權執行容器:玄貓的許可權最小化原則
預設情況下,容器以 root 許可權執行。這意味著容器內的行程擁有 root 許可權,一旦容器被入侵,攻擊者就能輕易控制整個節點。玄貓強烈建議,應盡可能避免以 root 許可權執行容器。
可以透過設定 securityContext.runAsUser
和 securityContext.runAsGroup
來指定容器以非 root 使用者身份執行。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on-root-pod
spec:
securityContext:
runAsUser: 1000
runAsGroup: 3000
containers:
- name: main
image: your-image
內容解密
securityContext
:定義 Pod 的安全上下文。runAsUser
:指定容器內行程的使用者 ID。runAsGroup
:指定容器內行程的群組 ID。
開發不可變的容器檔案系統:玄貓的防篡改技巧
為了防止容器內的檔案被篡改,玄貓建議將容器的檔案系統設定為唯讀。可以透過設定 securityContext.readOnlyRootFilesystem
為 true
來實作。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readonly-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main
image: your-image
securityContext:
readOnlyRootFilesystem: true
內容解密
readOnlyRootFilesystem
:設定根檔案系統為唯讀。
建立安全的容器映象:玄貓的映象安全
容器映象是 K8s 安全的根本。玄貓分享幾個建立安全容器映象的最佳實踐:
- 使用官方映象:盡可能使用官方提供的基礎映象,這些映象通常經過安全掃描和驗證。
- 定期更新:定期更新基礎映象和應用程式依賴,修補已知的安全漏洞。
- 使用映象掃描工具:使用工具 (如 Trivy、Clair) 掃描映象中的漏洞。
- 多階段構建:使用多階段構建 (Multi-Stage Build) 減少最終映象的大小,並移除不必要的工具和依賴。
Pod 安全策略強制執行:玄貓的安全閘道
Pod Security Admission (PSA) 是一種 K8s 內建的機制,用於強制執行 Pod 安全策略。玄貓強烈建議啟用 PSA,以確保所有 Pod 都符合組織的安全標準。
強化容器環境:玄貓的環境安全策略
除了 Pod 安全,還需要強化整個容器環境的安全。
網路隔離與強化:玄貓的網路安全防線
網路隔離是 K8s 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玄貓建議使用以下方法實作網路隔離:
- Namespace:使用 Namespace 將不同的應用程式或團隊隔離在不同的網路空間。
- Network Policy:使用 Network Policy 限制 Pod 之間的網路流量。
資源策略:玄貓的資源管控術
資源策略可以限制 Pod 的資源使用,防止資源耗盡攻擊。玄貓建議設定 Resource Quota 和 LimitRange,限制 Namespace 和 Pod 的資源使用。
控制平面強化:玄貓的核心安全防護
控制平面是 K8s 的核心,必須嚴加保護。
Etcd 安全:玄貓的資料守護
Etcd 儲存 K8s 的所有組態資料。玄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保護 Etcd:
- 存取控制:限制對 Etcd 的存取,只允許經過授權的元件存取。
- 加密:對 Etcd 儲存的資料進行加密。
- 備份:定期備份 Etcd 資料,以便在發生故障時進行還原。
Kubeconfig 檔案安全:玄貓的身分驗證
Kubeconfig 檔案包含存取 K8s 叢集的憑證。玄貓建議妥善保管 Kubeconfig 檔案,避免洩露。
工作節點分段:玄貓的節點安全策略
將工作節點分段可以減少攻擊面。玄貓建議將不同安全級別的應用程式佈署在不同的節點池中。
加密:玄貓的資料保護傘
加密是保護敏感資料的重要手段。玄貓建議對所有敏感資料進行加密,包括:
- 傳輸中資料:使用 TLS 加密所有網路流量。
- 靜態資料:對儲存在 Etcd 和其他儲存系統中的資料進行加密。
Secret 管理:玄貓的機密守護
Secret 用於儲存敏感資料,如密碼、API 金鑰等。玄貓建議使用以下方法管理 Secret:
- 加密儲存:使用 K8s 內建的 Secret 加密功能,對 Secret 進行加密儲存。
- 存取控制:限制對 Secret 的存取,只允許經過授權的 Pod 存取。
- 外部 Secret 管理工具:使用外部工具 (如 HashiCorp Vault) 管理 Secret。
保護雲基礎設施:玄貓的雲端安全考量
如果 K8s 佈署在雲端,還需要考慮雲基礎設施的安全。玄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 身份驗證:使用強大的身份驗證機制,如多因素驗證。
- 存取控制:使用 IAM 角色和策略限制對雲資源的存取。
- 網路安全:使用安全群組和網路 ACL 控制網路流量。
身份驗證與授權:玄貓的門禁系統
身份驗證和授權是 K8s 安全的關鍵。
身份驗證:玄貓的身份識別
K8s 支援多種身份驗證機制,包括:
- X.509 憑證
- Bearer Token
- OpenID Connect
- Webhook Token Authentication
玄貓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身份驗證機制。
RBAC 授權:玄貓的許可權管理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是一種 K8s 內建的授權機制。玄貓建議使用 RBAC 管理使用者和服務帳戶的許可權。
稽核日誌與威脅檢測:玄貓的風險雷達
稽核日誌可以記錄 K8s 叢集中的所有操作。玄貓建議啟用稽核日誌,並使用工具分析日誌,檢測潛在的威脅。
日誌記錄:玄貓的事件追蹤
K8s 支援多種日誌記錄方式,包括:
- K8s 原生稽核日誌
- Worker 節點和容器日誌
- Syslog
玄貓建議將所有日誌集中儲存,並使用 SIEM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平台進行分析。
服務網格:玄貓的流量監控
服務網格 (如 Istio) 可以提供更細緻的流量監控和控制。玄貓建議使用服務網格增強 K8s 安全。
容錯能力:玄貓的災難還原
容錯能力是確保 K8s 服務可用性的重要因素。玄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增強容錯能力:
- 多副本:佈署多個 Pod 副本,確保服務在高負載或故障時仍可用。
- 自動擴充套件:使用 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HPA) 自動擴充套件 Pod 副本數量。
- 節點親和性:使用節點親和性 (Node Affinity) 將 Pod 佈署在不同的節點上,避免單點故障。
威脅檢測:玄貓的警示系統
威脅檢測是及時發現和回應安全事件的關鍵。玄貓建議使用工具 (如 Falco) 監控 K8s 叢集,檢測異常行為。
警示:玄貓的即時通知
設定警示可以及時通知管理員潛在的安全風險。玄貓建議設定警示,監控 K8s 叢集的關鍵指標。
工具:玄貓的軍火函式庫
玄貓在 K8s 安全實戰中,經常使用以下工具:
- Trivy:容器映象掃描工具
- Clair:容器映象掃描工具
- Falco:執行時安全檢測工具
- Kubernetes Audit:K8s 稽核日誌
- Sysdig:容器監控和安全工具
- Aqua Security:雲原生安全平台
- HashiCorp Vault:Secret 管理工具
- Istio:服務網格
升級與應用程式安全實踐:玄貓的持續安全策略
定期升級 K8s 版本和應用程式依賴,修補已知的安全漏洞。玄貓建議建立自動化升級流程,確保 K8s 叢集始終處於最新狀態。
總之,強化 Kubernetes 安全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玄貓建議採取多層防禦策略,並定期審查和更新安全措施,確保 K8s 叢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