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市場:技術分析的模式識別與常見陷阱

在技術分析的世界中,圖表形態如同市場的語言,訴說著價格的未來走向。我將帶您深入理解這些形態,並分享我多年來的經驗和觀察,助您避開技術分析的常見陷阱。

圖表形態:解讀市場密碼

圖表形態是價格走勢中反覆出現的特定結構,預示著市場的後續動向。這些形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別:

  • 經典價格形態: 這些形態是技術分析中的經典反轉或持續形態,例如雙頂、雙底、矩形等。雖然主觀性較強,難以客觀回測驗證,但仍被許多交易者和分析師廣泛使用。
  • 時間形態: 結合時間和價格因素的形態,雖然較為冷門,但若能正確運用,也能展現強大的預測能力。
  • K線形態: 利用開高低收(OHLC)資料預測市場未來反應的形態。K線圖是視覺化市場走勢的最佳工具之一,蘊藏著許多反轉或確認趨勢的訊號。我將在後續的文章中探討 K 線形態的奧秘。

經典價格形態:反轉與持續

經典價格形態通常可分為反轉和持續兩種:

  • 持續形態: 確認當前趨勢的形態,例如矩形和三角形。這些形態的出現,暗示市場將沿著既有方向繼續執行。
  • 反轉形態: 預示趨勢即將反轉的形態,例如頭肩頂/底和雙頂/底。這些形態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市場力量的轉變,趨勢可能發生逆轉。
雙頂形態:熊市訊號

雙頂形態是交易者們耳熟能詳的反轉形態,預示著潛在的價格下跌。儘管形態簡單,但其主觀性較強,識別的難度也因人而異,這也增加了評估其有效性的難度。

  graph LR
A[第一次頂] --> B(頸線)
B --> C[第二次頂]
C --> D(突破頸線)
D --> E(回測頸線)
E --> F[潛在跌幅]

圖表說明:雙頂形態示意圖

雙頂形態包含三個關鍵要素:

  • 頸線: 連線兩個峰值之間最低點的線,標誌著形態的起始/結束。頸線的突破通常被視為賣出訊號。
  • 回測: 價格突破頸線後,市場可能出現短暫的反彈,試圖再次觸及頸線,但通常以失敗告終。回測頸線的價位通常是理想的賣出點。
  • 潛在跌幅: 從頸線開始,向下投射雙頂形態高度的距離,即為潛在的價格下跌目標。

雙頂形態的大小不一,但理想情況下,形態應該清晰可辨,以便更多的市場參與者能夠識別,從而放大其影響力。從心理層面來看,第二次頂的出現表明市場未能突破前高,顯示出疲軟的跡象,這可能被賣方利用,進而引發價格下跌。

技術分析的常見陷阱:經驗之談

技術分析雖然簡潔易懂,但也容易被誤用。為了在金融市場中生存,必須避免以下常見陷阱:

  • 急功近利: 急於求成的心態會導致交易者做出情緒化的錯誤決策,頻繁更改交易計劃,甚至盲目跟從他人。記住,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未來。
  • 強加形態: 受確認偏差的影響,交易者容易只關注符合自己預期的訊號,甚至強行將價格走勢套入某些形態。保持客觀中立的分析態度至關重要。
  • 後見之明偏差: 技術分析在回顧歷史時總是顯得容易,但實際交易中卻並非如此。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欺騙我們,讓我們相信過去的價格走勢是完全可以預測的。
  • 假設歷史會重演: 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但會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技術分析的訊號和形態並不能保證未來的價格走勢會完全相同,而只能作為機率參考。
  • 過度複雜化: 交易策略應該力求簡潔有效,避免過度擬合歷史資料,導致在未來市場中失效。

技術分析的最佳實踐:化繁為簡

技術分析的最佳實踐在於化繁為簡,並遵循以下原則:

  • 保持客觀中立的分析態度。
  • 避免過度擬合歷史資料。
  • 將技術分析的訊號和形態作為機率參考。
  • 不斷學習和改進交易策略。
  • 控制風險,做好資金管理。

技術分析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透過理解市場語言,洞悉價格走勢的規律,才能在金融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駕馭不同時間框架的力量

許多分析師和交易者僅憑短期視野分析市場,例如,只關注小時圖表上的機會而忽略日線圖上的市場形態。請務必牢記,較長的時間框架(例如周線和月線)總是比短期時間框架更重要。這意味著,如果在較長的時間框架上存在強阻力位,即使在較短的時間框架上看到看漲形態,也不應該貿然在該阻力位附近買入。

這樣做的原因是尊重「行星連線」原則,在交易中,這意味著確認的因素越多,交易成功的機率就越高。一個好的分析框架是至少分析三個不同的時間框架,從最長的時間範圍開始,逐步縮小。

多策略和指標的綜合運用

一些分析師認為圖表分析比指標或形態更有效,而另一些則不這麼認為。最佳解決方案是將三者結合,建立一個融合各類別分析最佳形態的策略。如果有多種選擇,為什麼只用一種?記住,交易是一個數字遊戲,你需要盡可能多地參考各種觀點。

根據市場狀況選擇合適的策略

如前所述,市場趨向於趨勢或橫盤整理。兩種主要策略型別可以分為逆勢策略和趨勢跟隨策略,前者依賴於均值迴歸的概念(淡化總體走勢),後者依賴於動量原則(跟隨總體走勢)。

在選擇佈署策略之前,必須先判斷市場是處於趨勢還是區間震盪,這可以使用移動平均線或其他趨勢識別技術來完成。

關鍵在於不要在強趨勢市場中使用逆勢策略,也不要在區間震盪市場中使用趨勢跟隨策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要準確估計當前和接下來的市場狀態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

不要低估預設引數

預設引數實際上並不像人們描述的那麼糟糕,原因很明顯:交易者和分析師對它們的關注度最高。

以相對強弱指標為例。假設策略相同,使用 14 個週期作為回溯視窗的預設版本可能比使用 55 個週期的版本更可靠,這是因為更多人關注並根據預設版本做出決策。

交易中的一個關鍵點是確保你看到的形態也能被其他參與者看到,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獲勝的機率。這並不是說你必須完全使用與他人相同的技術,但有時不要過度調整指標可能會有幫助。

經典趨勢跟隨形態:Marubozu

Marubozu,在日語中意為光頭或平頭,你很快就會明白為什麼這麼叫。

區分 Marubozu candlestick 和普通 candlestick 相對容易,因為 Marubozu candlestick 沒有影線。這意味著看漲的 Marubozu candlestick 的開盤價和最低價相同,收盤價和最高價相同。相反,看跌的 Marubozu candlestick 的開盤價和最高價相同,收盤價和最低價相同。

  graph LR
    subgraph 看漲 Marubozu
        A[開盤價] --> B(實體);
        B --> C[收盤價(最高價)];
    end
    subgraph 看跌 Marubozu
        A[開盤價] --> B(實體);
        B --> C[收盤價(最低價)];
    end

內容解密: 上圖展示了看漲和看跌 Marubozu candlestick 的基本形態。看漲 Marubozu 沒有上影線和下影線,開盤價等於最低價,收盤價等於最高價。看跌 Marubozu 同樣沒有影線,開盤價等於最高價,收盤價等於最低價。

Marubozu 形態通常出現在較短的時間框架內,因為 candlestick 波動的時間較短,不易超出其範圍。透過比較 1 分鐘和 5 分鐘圖表與日線圖可以看出這一點。

candlestick 在開盤價和收盤價之間的時間越短,就越有可能呈現 Marubozu 形態。

在使用任何形態之前,必須先了解其存在的原因。畢竟,形態並非隨機發現的;它們背後一定有其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為什麼在形態確認後應該預期某種反應。

答案在於市場心理,它無處不在,因此專注與知識淵博的交易者會捕捉任何蛛絲馬跡並順勢而為(或逆勢而為)。

當市場處於強勁的上升趨勢時,由於對標的證券的需求強勁,它很少會創出更低的低點,並且通常在高點附近收盤。單個 candlestick 中最強的需求力表現為沒有低點與在高點收盤,而這正是看漲 Marubozu 的意義所在。當資產以最高價收盤時,你會得到買家渴望更多買入的訊號,而當沒有低點低於開盤價時,你應該進一步確信沒有人有意願賣出,因為沒有人能夠將價格推低至低於其開盤價。

同樣,當市場處於強勁的下降趨勢時,由於標的證券的供應過剩,它很少會創出更高的,並且通常在低點附近收盤。單個 candlestick 中最強的供應力表現為沒有高點與在低點收盤,正如看跌 Marubozu 所示。

看漲 Marubozu candlestick 是看漲活動最強烈的表現,而看跌 Marubozu candlestick 是看跌活動最強烈的表現。

在一些使用多個小數點的市場中,檢測 Marubozu 形態可能會比較棘手,因為出現的機率較低。例如,在外匯市場中,如果在 EURUSD 上使用五位小數,你可能很快找不到任何 Marubozu 形態,但當你堅持通常的、不太精確的四位小數約定(見第二部分)時,你會開始更頻繁地看到這種形態。

這適用於所有市場;因此,為了能夠分析這種形態,你需要對小數進行一些小的調整。

洞悉市場:三蠟燭形態的交易策略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蠟燭圖形態是交易者常用的工具之一。其中,「三蠟燭形態」以其簡潔性和有效性而備受關注。它透過觀察連續三個同色蠟燭的尺寸和方向來判斷趨勢的強度和持續性。

三蠟燭形態的核心概念在於「群體效應」,市場參與者傾向於追隨主流趨勢,就像時尚潮流一樣,人們追逐流行是因為它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在交易市場中,追隨趨勢的交易者相信它能帶來財務上的回報,或者因為害怕錯過機會(FOMO)而跟風。

當市場出現三個方向相同的大蠟燭時,通常被解讀為強勁的趨勢,充滿動力和持續性。相較之下,如果蠟燭的尺寸小與顏色交替出現,則表示趨勢較為猶豫和不穩定。

三種士兵與三隻烏鴉:多空訊號的辨識

三蠟燭形態分為 bullish(看漲)和 bearish(看跌)兩種:

  • ** bullish 三蠟燭形態(又稱「三白兵」):** 由三個大型 bullish 蠟燭組成,每個蠟燭的收盤價都高於前一個蠟燭。
  • ** bearish 三蠟燭形態(又稱「三黑鴉」):** 由三個大型 bearish 蠟燭組成,每個蠟燭的收盤價都低於前一個蠟燭。

名稱「三白兵」和「三黑鴉」源於早期蠟燭圖以黑白兩色繪製,白色代表 bullish 蠟燭,黑色代表 bearish 蠟燭。

  graph LR
    A[開盤] --> B(第一根白兵);
    B --> C(第二根白兵);
    C --> D(第三根白兵);
    D --> E[收盤 - 確認看漲訊號];

圖一:三白兵形態示意圖

  graph LR
    A[開盤] --> B(第一根黑鴉);
    B --> C(第二根黑鴉);
    C --> D(第三根黑鴉);
    D --> E[收盤 - 確認看跌訊號];

圖二:三黑鴉形態示意圖

程式碼實作:捕捉市場訊號

以下 Python 程式碼示範如何偵測三蠟燭形態:

def three_candles_signal(data, close_column, buy_column, sell_column, min_body_size):
    data = add_column(data, 5)  # 新增用於儲存訊號的欄位

    for i in range(len(data) - 2):  # 需預留三個蠟燭的空間
        try:
            # 看漲形態
            if (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 close_column] and
                abs(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2, open_column]) >= min_body_size and
                abs(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1, open_column]) >= min_body_size and
                abs(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open_column]) >= min_body_size and
                data[i + 2, buy_column] == 0): # 避免重複訊號

                data[i + 3, buy_column] = 1  # 在第三根蠟燭後的下一根K棒產生買入訊號


            # 看跌形態
            elif (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 close_column] and
                  abs(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2, open_column]) >= min_body_size and
                  abs(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1, open_column]) >= min_body_size and
                  abs(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open_column]) >= min_body_size and
                  data[i + 2, sell_column] == 0):  # 避免重複訊號

                data[i + 3, sell_column] = -1  # 在第三根蠟燭後的下一根K棒產生賣出訊號

        except IndexError:
            pass

    return data

內容解密:

這段程式碼定義了一個名為 three_candles_signal 的函式,用於識別三蠟燭形態。它遍歷輸入的 data 資料,檢查連續三個蠟燭是否符合看漲或看跌形態的條件。min_body_size 引數用於設定蠟燭實體的最小尺寸,以過濾掉微小的價格波動。函式會在滿足條件的蠟燭後的下一根 K 棒產生買入或賣出訊號,並將訊號儲存在指定的欄位中。

策略回測與注意事項

回測結果顯示,單獨使用三蠟燭形態的獲利能力有限,勝率接近 50%,表示預測的準確性不高。此外,利潤因子接近 1.00,代表即使不考慮交易成本,利潤也幾乎無法覆寫損失。

然而,這些回測結果並非絕對,因為:

  • 策略僅根據單一形態,未結合其他指標。
  • 回測的市場和時間範圍有限。
  • 出場策略可能並非最佳選擇。

因此,雖然回測可以提供初步的評估,但交易者仍需考量其侷限性,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

玄貓的洞見

三蠟燭形態雖然簡單易懂,但在實際應用中,建議結合其他技術指標和趨勢線進行確認,以提高交易勝率。此外,根據不同市場和時間週期的特性調整引數,例如 min_body_size,也有助於提升策略的績效。

我認為,三蠟燭形態更適合用於確認已經形成的趨勢,而非用於預測趨勢反轉。當市場出現明顯的趨勢時,三蠟燭形態可以作為一個輔助訊號,幫助交易者把握趨勢行情。

candlestick 交易策略:深入解析三支蠟燭與 Tasuki 型態

在價格走勢分析中,K線圖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理解 K 線型態能幫助我們預測市場走勢,做出更明智的交易決策。本文將探討兩種經典的 K 線型態:三支蠟燭和 Tasuki 型態,並分享如何將其應用於實際交易。

三支蠟燭型態

三支蠟燭型態是一種趨勢延續型態,它由連續三根方向相同的蠟燭組成。當三根蠟燭的實體皆大於設定的閥值,與價格持續走高(看漲)或走低(看跌)時,該型態成立。

實體計算公式:

蠟燭實體 = |收盤價 - 開盤價|

以下 Python 程式碼展示如何識別三支蠟燭型態並產生交易訊號:

def signal(data, open_column, close_column, buy_column, sell_column):
    data = add_column(data, 5)  # 新增用於儲存訊號的欄位
    body = 0.0005 # 設定實體閥值,可依據不同市場調整

    for i in range(len(data)):
        try:
            # 看漲型態
            if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open_column] > body and
                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1, open_column] > body and
                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2, open_column] > body and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1, close_column] and
                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2, close_column] and
                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3, close_column] and
                data[i, buy_column] == 0): # 避免重複訊號
                data[i + 1, buy_column] = 1

            # 看跌型態
            elif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open_column] > body and
                  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1, open_column] > body and
                  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2, open_column] > body and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1, close_column] and
                  data[i-1, close_column] < data[i-2, close_column] and
                  data[i-2, close_column] < data[i-3, close_column] and
                  data[i, sell_column] == 0): # 避免重複訊號
                data[i + 1, sell_column] = -1

        except IndexError:
            pass

    return data

內容解密:

這段程式碼遍歷價格資料,檢查是否符合三支蠟燭型態的條件。body 變數設定了蠟燭實體的最小閥值,可以根據不同市場和時間週期進行調整。程式碼中加入了避免重複訊號的判斷,確保每個型態只產生一次交易訊號。

Tasuki 型態

Tasuki 型態也是一種趨勢延續型態,它由三根蠟燭組成,並伴隨著跳空缺口。

看漲 Tasuki 型態:

  1. 第一根蠟燭為陽線(收盤價高於開盤價)。
  2. 第二根蠟燭為陽線,與開盤價高於第一根蠟燭的收盤價(跳空高開)。
  3. 第三根蠟燭為陰線,但收盤價高於第一根蠟燭的收盤價(回檔未完全填補缺口)。

看跌 Tasuki 型態: 與看漲型態相反。

以下程式碼展示如何識別 Tasuki 型態:

def signal(data, open_column, close_column, buy_column, sell_column):
    data = add_column(data, 5)

    for i in range(len(data)):
        try:
            # 看漲型態
            if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open_column] and  # 第三根為陰線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 1, open_column] and  # 第三根收盤價 < 第二根開盤價
                data[i, close_column] > data[i - 2, close_column] and  # 第三根收盤價 > 第一根收盤價
                data[i - 1, close_column] > data[i - 1, open_column] and  # 第二根為陽線
                data[i - 1, open_column] > data[i - 2, close_column] and  # 第二根開盤價 > 第一根收盤價
                data[i - 2, close_column] > data[i - 2, open_column]):  # 第一根為陽線
                data[i + 1, buy_column] = 1

            # 看跌型態 (與看漲型態條件相反)
            elif (...): # 省略,與看漲型態條件相反
                data[i + 1, sell_column] = -1

        except IndexError:
            pass

    return data

內容解密:

這段程式碼檢查了 Tasuki 型態的六個條件,包括三根蠟燭的陰陽和價格跳空缺口的關係。

透過理解並應用這些 K 線型態,搭配其他技術指標和資金管理策略,可以提升交易勝率,在市場中獲得更好的績效。

  graph LR
    C[C]
A[第一根蠟燭: 陽線] --> B(第二根蠟燭: 陽線, 跳空高開);
B --> C{第三根蠟燭: 陰線, 未完全填補缺口};
C -- 看漲訊號 --> D[買入];

這篇文章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三支蠟燭和 Tasuki 兩種 K 線型態,並提供了 Python 程式碼範例,希望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分析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K 線型態並非萬能,需要結合其他技術指標和市場分析才能提高交易勝率。

價格陷阱與突破:Tasuki Gap 與 三兵形態、Hikkake 形態的實戰分析

在技術分析領域,K線形態是預測市場走勢的重要工具。本文將探討三種經典的 K 線形態:Tasuki Gap、三兵形態和 Hikkake 形態,分析其背後的市場心理,並提供 Python 程式碼實作交易訊號的產生。

Tasuki Gap:罕見的突破訊號

Tasuki Gap 形態是一種跳空突破形態,其價格走勢類別似於「襷」,一種日本傳統服飾的系帶。然而,實證研究顯示,Tasuki Gap 出現的頻率極低。以 EURUSD 十年的小時級資料為例,僅出現 31 次,這使得其統計顯著性難以保證。

| 資產 | 命中率 | 獲利因子 | 風險回報率 | 訊號次數 |
|---|---|---|---|---|
| EURUSD | 58.06% | 0.97 | 0.70 | 31 |
| USDCHF | 59.46% | 1.92 | 1.31 | 37 |
| ... | ... | ... | ... | ... |

上表顯示 Tasuki Gap 在不同資產上的表現。儘管某些資產的命中率看似不錯,但由於訊號次數過少,難以得出可靠的統計結論。因此,在實戰中,不應過於依賴 Tasuki Gap。

三兵形態:順勢突破的驗證

三兵形態由五根 K 線組成,是一種常見的順勢突破形態。以上升三兵為例,第一根 K 線為大陽線,隨後是三根包含在大陽線範圍內的小陰線,最後一根 K 線為突破前高的大陽線,確認形態成立。

  graph LR
A[大陽線] --> B(小陰線)
B --> C(小陰線)
C --> D(小陰線)
D --> E[突破大陽線]

下降三兵形態則相反,由一根大陰線和三根小陽線組成,最後一根大陰線確認形態成立。三兵形態的出現表明市場在盤整後還原原有趨勢,是一種較為可靠的突破訊號。

以下 Python 程式碼展示瞭如何識別三兵形態並產生交易訊號:

def signal(data, open_column, high_column, low_column, close_column, buy_column, sell_column):
    # ... (程式碼邏輯,詳見原文) ...
    return data

Hikkake 形態:誘多/誘空陷阱

Hikkake,日語意為「陷阱」,是一種由五根 K 線組成的反轉形態。以上升 Hikkake 為例,第一根 K 線為陽線,第二根 K 線為完全包含在第一根 K 線內的陰線,隨後兩根 K 線的高點不超過第二根 K 線的高點,最後一根 K 線為突破第二根 K 線高點的大陽線,確認形態成立。

  graph LR
A[陽線] --> B(陰線)
B --> C(K線)
C --> D(K線)
D --> E[突破陽線]

下降 Hikkake 形態則相反。Hikkake 形態的市場心理在於誘多/誘空,當價格突破關鍵支撐/阻力位時,往往會吸引一部分交易者入場,但隨後價格反轉,導致這些交易者被套牢。

以下 Python 程式碼展示瞭如何識別 Hikkake 形態並產生交易訊號:

def signal(data, open_column, high_column, low_column, close_column, buy_signal, sell_signal):
    # ... (程式碼邏輯,詳見原文) ...
    return data

本文分析了 Tasuki Gap、三兵形態和 Hikkake 形態三種 K 線形態,並提供了 Python 程式碼實作交易訊號的產生。在實戰中,應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交易策略選擇合適的形態,並結合其他技術指標進行綜合判斷。需要注意的是,K 線形態並非萬能,交易者應謹慎使用,並做好風險管理。

慢速行情中的趨勢密碼:五胞胎形態

在技術分析領域,除了經典的趨勢形態外,還存在一些鮮為人知的現代形態,它們如同隱藏的寶藏,等待我們去發掘。我將這些新形態稱為「現代」形態,因為它們是我個人在研究中發現並應用的。這些形態並非優於經典形態,而是作為一種多元化工具,為交易決策提供更多佐證。當多種形態(無論經典或現代)同時出現時,交易的可信度便會提升。今天,我們將探討一種名為「五胞胎」的形態,揭示其背後的邏輯和應用技巧。

五胞胎形態的誕生:群體心理和反應失效

五胞胎形態是一種多蠟燭線組合,用於確認潛在趨勢。它的誕生源於群體心理和市場對極端情況反應失效的觀察。這種形態通常出現在市場經歷重大事件後,價格波動減小,但明顯趨勢依然存在。例如,2021年12月底的美元兌土耳其里拉(USDTRY)走勢,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表關於通貨膨脹和利率的言論後,市場劇烈震盪,隨後進入低波動環境,美元兌里拉穩步上漲。

圖解五胞胎形態

看漲五胞胎形態由五個連續的小實體看漲蠟燭線組成,如下圖Mermaid圖表所示:

  graph LR
    A[第一根小實體陽線] --> B(第二根小實體陽線)
    B --> C(第三根小實體陽線)
    C --> D(第四根小實體陽線)
    D --> E(第五根小實體陽線)

圖表說明: 五根連續的小實體陽線,顯示市場在低波動環境下逐步上漲。

看跌五胞胎形態則由五個連續的小實體看跌蠟燭線組成:

  graph LR
    A[第一根小實體陰線] --> B(第二根小實體陰線)
    B --> C(第三根小實體陰線)
    C --> D(第四根小實體陰線)
    D --> E(第五根小實體陰線)

圖表說明: 五根連續的小實體陰線,顯示市場在低波動環境下逐步下跌。

五胞胎形態 vs. 三蠟燭形態

五胞胎形態與之前討論的三蠟燭形態的區別在於蠟燭線的數量和大小。三蠟燭形態假設大波動後會出現更大的波動,而五胞胎形態則假設緩慢而漸進的走勢後續仍將保持緩慢漸進。這與金融市場的波動性聚集現象相符,即低波動後通常是低波動,高波動後通常是高波動。因此,儘管兩種形態都指向同一方向,但它們應對的是不同的市場特性。

程式碼實作:捕捉五胞胎形態

檢測五胞胎形態的條件如下:

  • 看漲: 最近五個收盤價都高於其開盤價,也高於前一個收盤價,與每個蠟燭線的實體大小都小於設定的閾值。
  • 看跌: 最近五個收盤價都低於其開盤價,也低於前一個收盤價,與每個蠟燭線的實體大小都小於設定的閾值。

以下Python程式碼片段展示瞭如何檢測五胞胎形態:

def signal(data, open_column, close_column, buy_column, sell_column, body):
    for i in range(len(data)):
        try:
            # 看漲形態
            if all(data[i-j, close_column] > data[i-j, open_column] and 
                   data[i-j, close_column] > data[i-j-1, close_column] and
                   data[i-j, close_column] - data[i-j, open_column] < body 
                   for j in range(5)):
                data[i + 1, buy_column] = 1

            # 看跌形態
            elif all(data[i-j, close_column] < data[i-j, open_column] and
                     data[i-j, close_column] < data[i-j-1, close_column] and
                     data[i-j, open_column] - data[i-j, close_column] < body
                     for j in range(5)):
                data[i + 1, sell_column] = -1

        except IndexError:
            pass
    return data

內容解密: 這段程式碼迭代遍歷價格資料,檢查是否滿足五胞胎形態的條件。body 引數定義了蠟燭線實體大小的閾值,根據不同市場和時間週期進行調整。

實戰應用與注意事項

五胞胎形態並非萬能,其預測能力在不同市場中存在差異。在實戰中,應根據具體市場調整 body 引數,並結合其他技術指標進行綜合判斷。此外,連續出現的五胞胎形態並不一定意味著趨勢增強,需要謹慎解讀。

透過對五胞胎形態的深入理解和程式碼實作,我們可以更好地捕捉慢速行情中的趨勢,提高交易勝率。記住,技術分析的關鍵在於綜合運用各種工具和方法,而非單獨依賴某一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