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kins Pipeline 作為 CI/CD 流程的核心工具,能有效整合不同階段的任務。它以程式碼形式定義建置流程,並支援版本控制,方便團隊協作。Pipeline 的永續性確保流程在 Jenkins 重啟後仍能繼續執行,而其暫停和還原功能則提供更精細的流程控制。透過 Pipeline,開發團隊可以將建置、測試和佈署流程自動化,提升軟體交付效率,同時降低人為錯誤的風險,確保軟體品質。

Jenkins Pipeline 的威力:掌控你的建置流程

在上一章中,你學習瞭如何建立一個可以自動觸發的 Jenkins 工作,以便管理 Java API 的發布。這個工作包括編譯、單元測試、封裝和佈署到工件倉函式庫等步驟。本章將介紹 Jenkins Pipeline 的概念,讓你能夠更好地控制你的建置流程。

什麼是 Jenkins Pipeline?

Jenkins Pipeline 是一組不同的 Jenkins 外掛程式的指令碼,支援在 Jenkins 中實作和整合持續交付流程。持續交付流程是一套自動化的過程,從版本控制系統到客戶和使用者,透過一系列的程式碼陳述式來執行應用程式碼的發布。

當你編寫程式碼時,你需要一個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API),它提供了一組函式讓你在程式碼中呼叫。例如,如果你想使用 Java 編寫程式碼來讀取 Excel 檔案,你需要一組函式來與 Excel 應用程式互動。

同樣地,要從你的程式碼中與 Jenkins 外掛程式互動,你需要一個指令碼參考。使用這些指令碼參考,你可以指示 Jenkins 外掛程式執行一個任務作為端對端建置流程的一部分,這就是 Jenkins Pipeline。

為什麼使用 Jenkins Pipeline?

以下是使用 Jenkins Pipeline 自動化 CI/CD 流程的優點,相比於使用 Jenkins 工作:

  • 程式碼:Pipeline 允許你將 CI/CD 流程寫成程式碼形式,可以與應用程式的原始碼一起存放在原始碼倉函式庫中。如果你有建置流程式碼在中央倉函式庫中,它允許你更有效地與團隊成員分享。
  • 持久:Pipeline 可以在 Jenkins 控制器的計劃和非計劃重啟中生存下來。
  • 暫停:Pipeline 的執行可以選擇性地停止和還原。

內容解密:

// 範例 Jenkins Pipeline 指令碼
pipeline {
    agent any
    stages {
        stage('Build') {
            steps {
                sh 'mvn clean package'
            }
        }
        stage('Test') {
            steps {
                sh 'mvn test'
            }
        }
        stage('Deploy') {
            steps {
                sh 'mvn deploy'
            }
        }
    }
}

圖表翻譯:

  graph LR
    A[開始] --> B[建置]
    B --> C[測試]
    C --> D[佈署]
    D --> E[結束]

這個圖表展示了 Jenkins Pipeline 的基本流程,從建置、測試到佈署。每個階段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定義和擴充套件。

瞭解Jenkins Pipeline

Jenkins Pipeline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自動化軟體開發、測試和佈署的過程。它支援複雜的CI/CD要求,如forking、looping和parallelism,並且可以與其他外掛進行整合。

Pipeline概念

  • Pipeline:Pipeline是指定義整個建置過程的程式碼,包括不同的階段,如建置、測試和佈署。
  • Node:Node是指能夠執行Pipeline的機器。
  • Stage:Stage是指軟體在建置過程中經歷的不同階段,如建置、測試和佈署。Stage block在Pipeline中定義了每個階段需要執行的任務。
  • Step:Step是指Pipeline在特定階段中執行的單一任務。Stage block是多個Step的集合。

Pipeline語法概覽

Jenkins支援兩種型別的Pipeline:宣告式Pipeline和指令碼式Pipeline。宣告式Pipeline包含一個pipeline block,定義了整個建置過程。

pipeline {
    agent any
    stages {
        stage('Build') {
            steps {
                // 執行建置任務
            }
        }
        stage('Test') {
            steps {
                // 執行測試任務
            }
        }
        stage('Deploy') {
            steps {
                // 執行佈署任務
            }
        }
    }
}

宣告式Pipeline基礎

宣告式Pipeline包含一個pipeline block,定義了整個建置過程。這種型別的Pipeline使用更簡潔的語法,易於閱讀和維護。

指令碼式Pipeline基礎

指令碼式Pipeline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允許使用者使用Groovy語言編寫更複雜的Pipeline程式碼。

node {
    stage('Build') {
        // 執行建置任務
    }
    stage('Test') {
        // 執行測試任務
    }
    stage('Deploy') {
        // 執行佈署任務
    }
}

Pipeline最佳實踐

  • 模組化:將Pipeline分成多個模組化的階段和任務,以便於維護和重用。
  • 可重用性:盡量使用可重用的程式碼和函式,以減少程式碼重複和提高效率。
  • 錯誤處理:實作適當的錯誤處理機制,以確保Pipeline在出錯時能夠正確地處理和還原。

圖表翻譯:

  graph LR
    A[開始] --> B[建置]
    B --> C[測試]
    C --> D[佈署]
    D --> E[完成]

內容解密:

以上程式碼展示瞭如何使用Jenkins Pipeline自動化軟體開發、測試和佈署的過程。 Pipeline語法簡潔易懂,支援複雜的CI/CD要求。透過模組化、可重用性和錯誤處理,能夠提高Pipeline的效率和可靠性。

瞭解Jenkins Pipeline

Jenkins Pipeline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允許使用者定義和管理複雜的軟體開發和佈署過程。以下是Pipeline的基本結構和組成部分。

基本結構

Pipeline的基本結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Agent:指定Pipeline執行的環境,可以是任何可用的機器或節點。
  2. Stages:定義Pipeline的不同階段,例如Build、Test和Deploy。
  3. Steps:定義每個階段內的具體任務或動作。

Scripted Pipelines

在Scripted Pipelines中,整個建置過程都在一個node塊中定義。雖然不強制要求將程式碼封裝在node塊中,但這樣做可以提供以下優點:

  1. 排程:將node塊中的步驟排程到可用的執行器中。
  2. 工作空間:建立一個工作空間目錄,用於簽出和操作來自原始碼管理系統(SCM)的檔案。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Pipeline範例:

node {
    stage('Build') {
        // Build任務
    }
    stage('Test') {
        // Test任務
    }
    stage('Deploy') {
        // Deploy任務
    }
}

在這個範例中,我們定義了三個階段:Build、Test和Deploy。每個階段都包含具體的任務或動作。

階段和步驟

階段(Stages)是Pipeline的基本單位,每個階段都代表著Pipeline的一個特定部分。步驟(Steps)則是每個階段內的具體任務或動作。

以下是上述Pipeline範例中重要的陳述式:

  1. node:指定Pipeline執行的環境。
  2. stage('Build'):定義Build階段。
  3. // Build任務:定義Build階段內的具體任務或動作。
  4. stage('Test'):定義Test階段。
  5. // Test任務:定義Test階段內的具體任務或動作。
  6. stage('Deploy'):定義Deploy階段。
  7. // Deploy任務:定義Deploy階段內的具體任務或動作。

圖表翻譯:

  graph LR
    A[Pipeline] --> B[Agent]
    B --> C[Stages]
    C --> D[Build]
    C --> E[Test]
    C --> F[Deploy]
    D --> G[Build任務]
    E --> H[Test任務]
    F --> I[Deploy任務]

這個圖表顯示了Pipeline的基本結構,包括Agent、Stages和Steps。每個階段都包含具體的任務或動作。

內容解密:

上述Pipeline範例展示瞭如何定義一個簡單的Pipeline,包括Build、Test和Deploy階段。每個階段都包含具體的任務或動作。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定義更多的階段和步驟。

Jenkins Pipeline 的基礎知識

Jenkins Pipeline 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讓開發人員可以定義和管理軟體交付流程。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在 Jenkins UI 中定義一個簡單的 Pipeline。

建立一個簡單的 Pipeline

要建立一個簡單的 Pipeline,請按照以下步驟:

  1. 登入 Jenkins。
  2. 安裝 Pipeline: Job 和 Pipeline 外掛。詳情請參考第 5 章。
  3. 前往 Jenkins Dashboard。
  4. 建立一個新的 Pipeline 工作。點選 Jenkins Dashboard 左側的 “New Item” 連結。
  5. 輸入工作名稱,並選擇 “Pipeline” 選項,如圖 14-1 所示。

Pipeline 的設定

點選 “OK” 按鈕後,您將被帶到工作設定頁面。在這裡,您可以設定特定的 Pipeline 設定,例如:

  • “Do not allow the pipeline to resume if the controller restarts”:如果您勾選此選項,當 Jenkins 控制器重新啟動時,Pipeline 將不會還原執行。
  • “Pipeline Speed/Durability Override”:此設定允許您改變 Pipeline 的執行速度和耐用性。點選下拉選單將顯示圖 14-2 中的選項。

Pipeline Speed/Durability Override 的選項

Pipeline Speed/Durability Override 的選項包括:

  • “Performance-optimized”:此選項允許 Jenkins Pipeline 執行更快,但需要乾淨的關機來儲存執行中的 Pipeline。
  • “Less durability, a bit faster”:此選項使 Jenkins Pipeline 執行更快,但耐用性較低。
  • “Maximum durability but slowest”:此選項提供最大耐用性,但 Pipeline 執行速度很慢。

內容解密

在上述設定中,我們可以看到 Pipeline 的設定是非常重要的。透過這些設定,我們可以控制 Pipeline 的執行速度和耐用性。例如,如果我們選擇 “Performance-optimized” 選項,Jenkins Pipeline 將執行更快,但需要乾淨的關機來儲存執行中的 Pipeline。

圖表翻譯

  graph LR
    A[Pipeline 設定] --> B[Do not allow the pipeline to resume if the controller restarts]
    A --> C[Pipeline Speed/Durability Override]
    C --> D[Performance-optimized]
    C --> E[Less durability, a bit faster]
    C --> F[Maximum durability but slowest]

在上述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 Pipeline 的設定包括 “Do not allow the pipeline to resume if the controller restarts” 和 “Pipeline Speed/Durability Override”。後者包括三個選項:“Performance-optimized”、“Less durability, a bit faster” 和 “Maximum durability but slowest”。這些選項允許我們控制 Pipeline 的執行速度和耐用性。

從軟體交付流程自動化的角度來看,Jenkins Pipeline 比傳統的 Jenkins 工作更具優勢。深入分析其核心特性,Pipeline 以程式碼形式定義流程,版本控制和團隊協作更便捷;其永續性設計確保了即使 Jenkins 控制器重啟,建置流程也能順利還原;而可暫停的特性則提供了更精細的流程控制能力,尤其在複雜的 CI/CD 流程中更顯價值。然而,Pipeline 的學習曲線較陡峭,需要開發者掌握 Groovy 語法及 Pipeline DSL,這對於小型團隊或簡單專案而言,初期投入成本相對較高。考量到技術演進趨勢,Jenkins Pipeline 代表了 CI/CD 自動化的未來方向。對於追求高度自動化和靈活性的團隊,學習和應用 Pipeline 將是提升軟體交付效率和品質的關鍵策略。玄貓建議,團隊應逐步匯入 Pipeline,從簡單的建置流程開始,逐步整合測試、佈署等階段,並善用分享函式庫和社群資源,降低學習成本,最終實作 CI/CD 流程的全面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