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IoT)時代,確保裝置和資料的安全至關重要。密碼學是保護 IoT 網路安全的核心技術之一,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機制來保護資料的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本文將探討 IoT 網路安全中常用的密碼學基礎技術,包括對稱金鑰加密、非對稱金鑰加密、雜湊函式和數位簽章等。同時,我們也會討論金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見的密碼學攻擊和防禦策略,以協助開發者構建更安全的 IoT 系統。隨著連網裝置的普及,保護這些裝置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和資料洩露變得越來越重要。

6.3 密碼學基礎

密碼學基礎是指用於構建高階密碼學協議的低階密碼學演算法。一些常用的密碼學基礎包括:

  • 加密和解密:加密是指將明文轉換成密文的過程,而解密是指將密文轉換回明文的過程。
  • 金鑰:金鑰是指用於加密和解密的秘密值或變數。
  • 雜湊:雜湊是一種密碼學技術,將任何形式的資訊轉換成固定大小的值或字串。
  • 數字簽名:數字簽名是一種密碼學技術,確認資訊的作者。
  • 隨機數生成器:隨機數生成器用於生成難以預測的隨機數。

這些基礎將在後續章節中進行詳細討論。

所有密碼學系統都具有以下特徵:

  • 操作型別:用於將明文轉換成密文的操作型別。
  • 金鑰強度:密碼學系統的強度取決於用於加密的金鑰數量。
  • 系統型別:密碼學系統可以是分組密碼或流密碼。

這些特徵將在後續章節中進行詳細討論。

6.3 秘密性和秘密金鑰容量在IoT

在IoT網路中,金鑰(或秘密金鑰)在加強安全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維護無線通訊中金鑰的秘密性是一項基本任務,並由玄貓進行描述。它可以透過玄貓來衡量,定義為訊息中剩餘的不確定性,代表未向竊聽者洩露的資訊量。

秘密金鑰容量是指任何竊聽通道中可以達到的最大傳輸速率,且無任何洩露。這意味著這個秘密容量是竊聽者無法正確解碼任何資訊的速率。從數學上講,秘密容量是兩個通道容量之間的差值,只有當高斯主通道的信噪比優於高斯竊聽通道時,才能維持通訊的保密性。

6.4 加密和解密

加密是一種密碼學服務,使用密碼學金鑰對資訊進行加密。換句話說,它將資訊轉換為編碼形式,只有預期的接收者才能讀取和解釋它。透過玄貓,加密有助於維護資訊的保密性。在另一端,當預期的接收者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密碼學金鑰將編碼的資訊解密為可讀的資訊時,則稱為解密。

加密和解密的過程可以使用圖6.4來解釋:

圖6.4:IoT網路中的加密和解密

圖6.4示出了兩個IoT裝置,A和B,裝置A希望向裝置B傳送資料。如果裝置A直接傳送資料給裝置B,而不使用密碼學服務,則可以很容易被竊聽者截獲。因此,為了保護資料免受竊聽,裝置A應該首先使用加密演算法和金鑰對資訊進行加密,然後將其以密文的形式透過通訊通道傳送給裝置B。

加密演算法分為兩種型別:

對稱金鑰加密演算法

非對稱金鑰加密演算法

6.4.1 對稱金鑰加密演算法

在對稱金鑰加密中,也稱為傳統加密,傳送者和接收者使用相同的金鑰(也稱為秘密金鑰)對資訊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可以透過圖6.5來理解:

圖6.5:對稱金鑰加密演算法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傳送者(IoT裝置A)和接收者(IoT裝置B)使用相同的金鑰K對資料進行加密和解密。此外,圖表還表明需要一個強大的金鑰K,只有傳送者和接收者知道,並且金鑰應該透過安全通道在傳送者和接收者之間共享。

經典的對稱加密技術包括替換和轉置技術。

替換技術

在替換技術中,明文中的每個字母都被替換為另一個字母。替換技術的型別包括:

凱撒密碼

在凱撒密碼中,每個字母都被替換為字母表中向下移動k個位置的字母。例如,如果k = 3,則每個字母都向下移動三個位置。如“m”在明文中將被替換為“p”在密文中,類似地,“e”在明文中將被替換為“h”在密文中。

明文:meet me after the party 密文:phhw ph diwhu wkh sduwb

字母表被包裹在一起,因此Z之後的字母是A。大小寫字母之間沒有區別,均以相同的方式對待。

凱撒密碼的數學表示:為了數學上表示凱撒密碼,為字母表中的每個字母提供一個相等的數值。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圖表翻譯:

圖6.4描述了IoT裝置A和B之間的加密和解密過程。裝置A使用加密演算法和金鑰對資料進行加密,然後將其傳送給裝置B。裝置B收到密文後,使用相同的金鑰和解密演算法對其進行解密,從而恢復原始資料。

內容解密:

對稱金鑰加密演算法使用相同的金鑰對資料進行加密和解密。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是需要安全地共享金鑰。凱撒密碼是一種簡單的替換技術,透過將每個字母替換為字母表中向下移動k個位置的字母來實現加密。然而,這種方法不夠安全,因為可以透過頻率分析等方法進行破解。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使用更安全的加密演算法和技術。

加密技術與密碼學

加密技術是保護資料安全的重要手段,密碼學是研究加密技術的學科。密碼學中的加密演算法可以分為兩大類: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使用相同的金鑰進行加密和解密。常見的對稱加密演算法包括AES、DES等。對稱加密的優點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金鑰管理複雜。

非對稱加密

非對稱加密使用一對金鑰:公鑰和私鑰。公鑰用於加密,私鑰用於解密。常見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包括RSA、DSA等。非對稱加密的優點是金鑰管理簡單,但加密和解密速度慢。

monoalphabetic Cipher

monoalphabetic Cipher是一種加密演算法,使用一對一的對映關係將明文轉換為密文。這種演算法的優點是簡單易實現,但缺點是容易被破解。

monoalphabetic Cipher的工作原理

monoalphabetic Cipher的工作原理是將明文中的每個字元對映到一個對應的密文字元。這種對映關係可以是任意的,但通常使用一個固定的對映表。

monoalphabetic Cipher的優點和缺點

monoalphabetic Cipher的優點是簡單易實現,且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缺點是容易被破解,因為密文中的字元頻率分佈可以用來推測明文。

monoalphabetic Cipher的應用

monoalphabetic Cipher可以用於簡單的加密應用,例如加密郵件或聊天訊息。但是,由於其安全性較低,通常不用於重要的加密應用。

密碼分析

密碼分析是研究破解密碼的學科。密碼分析可以用於破解monoalphabetic Cipher等加密演算法。

密碼分析的方法

密碼分析的方法包括頻率分析、語法分析等。頻率分析是根據密文中的字元頻率分佈來推測明文。語法分析是根據密文中的語法結構來推測明文。

密碼分析的應用

密碼分析可以用於破解加密演算法,例如monoalphabetic Cipher。但是,密碼分析也可以用於評估加密演算法的安全性。

程式碼實現

以下是monoalphabetic Cipher的Python實現:

def monoalphabetic_cipher(plain_text, key):
    cipher_text = ""
    for char in plain_text:
        if char.isalpha():
            index = ord(char) - ord('a')
            cipher_text += key[index]
        else:
            cipher_text += char
    return cipher_text

key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plain_text = "attack postponed"
cipher_text = monoalphabetic_cipher(plain_text, key)
print(cipher_text)

圖表翻譯

以下是monoalphabetic Cipher的Mermaid圖表:

  graph LR
    A[明文] --> B[monoalphabetic Cipher]
    B --> C[密文]
    C --> D[密碼分析]
    D --> E[明文]

圖表翻譯:monoalphabetic Cipher的工作原理是將明文中的每個字元對映到一個對應的密文字元。密文可以透過密碼分析來破解,從而得到明文。

Playfair Cipher 的運作原理

Playfair Cipher是一種手動多字母加密法,將明文視為單一單元圖,然後將這些單元轉換為密文圖。這種演算法根據使用關鍵字構建的5x5矩陣。

關鍵字矩陣的構建

首先,選擇一個關鍵字,例如「MONARCHY」。然後,將關鍵字中的每個字母放在矩陣中(重複的字母只寫一次)。接下來,將剩餘的空格填充上其他字母。

例如:

M O N A R
C H Y B D
E F G I/J K
L P Q S T
U V W X Z

注意,I和J被放在同一個單元中,以便於將26個字母調整到25個單元中。

加密規則

  1. 將明文分成雙字母的單元。
  2. 如果單元中的字母重複,則在中間插入一個填充字母。

例如:

  • 明文:attack
  • 單元:at ta ck
  • 明文:Gandhi academy
  • 單元:Ga nd hi ac ad em yx(在單元中新增填充字母「x」)
  • 明文:balloon
  • 單元:ba ll oo n(在「ll」中新增填充字母「x」,變成「lx」)

加密過程

  1. 如果單元中的字母出現在同一列中,則向下移動(或在列結束時環繞)。
  2. 如果單元中的字母出現在同一行中,則向右移動(或在行結束時環繞)。
  3. 如果單元中的字母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中,則形成一個矩形,並交換角落中的字母。

例如:

  • 明文:ATTACK
  • 單元:AT TA CK

Playfair Cipher是一種相對簡單但有效的加密法,尤其是在手動加密的場合下。然而,在現代計算機時代,該方法已不再被視為安全的加密方法。

密碼學中的Playfair Cipher和Hill Cipher

Playfair Cipher

Playfair Cipher是一種多字母密碼,於19世紀由查爾斯·惠斯通·迪金森發明。這種密碼的特點是可以同時替換兩個字母。下面是Playfair Cipher的工作原理:

  1. 建立一個5x5的表格,排列26個英文字母(不包含J)。
  2. 將明文分成兩個字母的組合,如果最後一個字母沒有配對,則新增一個特殊字母(如X)作為填充。
  3. 如果兩個字母在同一行,則將它們替換為右邊的字母。
  4. 如果兩個字母在同一列,則將它們替換為下面的字母。
  5. 如果兩個字母不在同一行或同一列,則將它們替換為與它們形成一個矩形的字母。

例如,明文為"MOSQUE",則可以分成兩個字母的組合:MO、SQ、UE。根據Playfair Cipher的規則,MO可以替換為ON,SQ可以替換為TS,UE可以替換為ML。因此,密文為"ON TS ML"。

Hill Cipher

Hill Cipher是一種多字母密碼,於1929年由Lester S. Hill發明。這種密碼的特點是可以同時替換多個字母。下面是Hill Cipher的工作原理:

  1. 建立一個n x n的矩陣作為金鑰,其中n是要替換的字母數量。
  2. 將明文分成n個字母的組合,如果最後一個字母沒有配對,則新增一個特殊字母(如X)作為填充。
  3. 將明文組合轉換為數字組合,A=0、B=1、…、Z=25。
  4. 將數字組合與金鑰矩陣進行乘法運算,得到密文組合。
  5. 將密文組合轉換為字母組合,得到密文。

例如,明文為"PAY MORE MONEY",金鑰為一個3x3的矩陣。根據Hill Cipher的規則,可以將明文分成三個字母的組合:PAY、MOR、EMO、NEY。將這些組合轉換為數字組合,然後與金鑰矩陣進行乘法運算,得到密文組合。最後,將密文組合轉換為字母組合,得到密文。

內容解密:

上述內容解釋了Playfair Cipher和Hill Cipher的工作原理和優缺點。這兩種密碼演算法都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性,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密碼演算法。

圖表翻譯:

  graph LR
    A[Playfair Cipher] --> B[多字母密碼]
    B --> C[簡單易懂]
    C --> D[容易實現]
    A --> E[Hill Cipher]
    E --> F[多字母密碼]
    F --> G[可以同時替換多個字母]
    G --> H[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H --> I[需要較大的金鑰矩陣]

上述圖表展示了Playfair Cipher和Hill Cipher的關係和特點。Playfair Cipher是一種多字母密碼,簡單易懂,容易實現。Hill Cipher也是一種多字母密碼,可以同時替換多個字母,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需要較大的金鑰矩陣。

Hill Cipher 加密與解密

Hill Cipher 是一種多表代換加密法,使用矩陣運算來加密和解密訊息。以下是 Hill Cipher 的加密和解密過程:

加密過程

  1. 將明文轉換為數字形式,使用字母的索引(A=0,B=1,…,Z=25)。
  2. 將數字形式的明文分成三個字母的群組。
  3. 使用加密矩陣(3x3)對每個群組進行加密運算。
  4. 將加密結果轉換回字母形式,得到密文。

解密過程

  1. 將密文轉換為數字形式,使用字母的索引(A=0,B=1,…,Z=25)。
  2. 將數字形式的密文分成三個字母的群組。
  3. 計算加密矩陣的逆矩陣。
  4. 使用逆矩陣對每個群組進行解密運算。
  5. 將解密結果轉換回字母形式,得到明文。

例子

假設我們要加密明文 “PAY MORE MONEY”,使用加密矩陣:

| 4 15 24 |
| 9 17 0  |
| 15 6 17 |

首先,將明文轉換為數字形式:

P = 15, A = 0, Y = 24
M = 12, O = 14, R = 17
E = 4, M = 12, O = 14
N = 13, E = 4, Y = 24

然後,將數字形式的明文分成三個字母的群組:

(15, 0, 24), (12, 14, 17), (4, 12, 14), (13, 4, 24)

使用加密矩陣對每個群組進行加密運算:

(15, 0, 24) -> (17, 17, 11)
(12, 14, 17) -> (12, 22, 1)
(4, 12, 14) -> (10, 0, 18)
(13, 4, 24) -> (15, 3, 7)

得到密文 “RRL MWB KAS PDH”。

解密過程

假設我們要解密密文 “RRL MWB KAS PDH”,使用加密矩陣:

| 4 15 24 |
| 9 17 0  |
| 15 6 17 |

首先,將密文轉換為數字形式:

R = 17, R = 17, L = 11
M = 12, W = 22, B = 1
K = 10, A = 0, S = 18
P = 15, D = 3, H = 7

然後,將數字形式的密文分成三個字母的群組:

(17, 17, 11), (12, 22, 1), (10, 0, 18), (15, 3, 7)

計算加密矩陣的逆矩陣:

| 4 15 24 |^-1 = | 17 23 0 |
| 9 17 0  |      | 15 6 17 |
| 15 6 17 |      | 24 0 1  |

使用逆矩陣對每個群組進行解密運算:

(17, 17, 11) -> (15, 0, 24)
(12, 22, 1) -> (12, 14, 17)
(10, 0, 18) -> (4, 12, 14)
(15, 3, 7) -> (13, 4, 24)

得到明文 “PAY MORE MONEY”。

多表字母密碼技術

多表字母密碼技術是為了改進單表字母密碼技術而引入的,因為在單表字母密碼技術中,一個字母在明文中不論出現多少次,都會被加密成相同的密文。例如,如果明文中的字母 ‘a’ 被對映到密文中的字母 ‘z’,那麼在明文中所有出現的 ‘a’ 都會被加密成 ‘z’,這使得密碼容易被破解。因此,多表字母密碼技術被用來改進這個問題,它允許同一個字母在不同出現時被對映到不同的密文字母。

多表字母密碼的工作原理

多表字母密碼使用單表字母替換規則和一個金鑰,來決定哪一特定的規則被用於給定的轉換。它主要分為兩種:維吉尼爾密碼(Vigenere Cipher)和維爾南密碼(Vernam Cipher)。

維吉尼爾密碼

維吉尼爾密碼由 26 個凱薩密碼組成,從 0 到 25 的偏移量。加密和解密過程分別由以下公式定義:

  • 加密過程:(C = (P + K) \mod 26)
  • 解密過程:(P = (C - K) \mod 26)

其中,(P) 是明文,(K) 是金鑰,(C) 是密文。

例項

假設明文是 “We are discovered save yourself”,金鑰是 “deceptive”。

  1. 金鑰延伸:如果金鑰的長度小於明文,則重複金鑰直到它的長度與明文相同。

    明文:w e a r e d i s c o v e r e d s a v e y o u r s e l f 金鑰:d e c e p t i v e d e c e p t i v e d e c e p t

  2. 轉換為數字形式:將明文和金鑰轉換為對應的數字形式(A=0, B=1, …, Z=25)。

    明文:22 4 0 17 4 3 8 18 2 14 21 4 17 4 3 0 21 4 18 4 24 4 19 4 12 5 12 6 金鑰:3 4 2 4 16 9 22 4 5 16 9 22 4 5 16 9 22 4 5 16 9 22

  3. 加密:使用維吉尼爾密碼的加密公式進行加密。

  4. 解密:使用維吉尼爾密碼的解密公式進行解密,以恢復原來的明文。

加密過程分析

加密過程涉及到使用一組金鑰(Key)和明文(PT)進行加密,從而得到密文(CT)。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幾個步驟來進行分析。

步驟1:明文和金鑰的數位化

明文(PT)和金鑰(Key)都被轉換成數字序列。這通常是根據字母的索引位置,例如A=0,B=1,…, Z=25。

步驟2:加密公式的應用

加密過程使用了一個公式,雖然公式的具體內容在問題中沒有給出,但根據提供的資料,可以推測出這個公式可能是將明文和金鑰的對應元素進行某種運算(如加法或模運算)來得到密文。

步驟3:密文的生成

根據給出的資料,密文(CT)是透過對明文(PT)和金鑰(Key)進行運算得到的。例如,當明文為"22 4 0 17 4 3 8 18 2 14 21 4",金鑰為"3 4 2 4 15 19 8 21 4"時,得到的密文為"25 8 2 21 19 22 16 13 6 17 25 6"。

步驟4:密文的轉換

最後,密文被轉換迴文字形式。這是透過使用字母的索引位置來實現的,例如0對應A,1對應B,…, 25對應Z。

實際加密過程的計算

給定的資料中,明文"22 4 0 17 4 3 8 18 2 14 21 4"和金鑰"3 4 2 4 15 19 8 21 4"進行加密,得到密文"25 8 2 21 19 22 16 13 6 17 25 6"。這個過程中,可能使用了某種加密演算法,如Vigenère密碼等。

內容解密:

加密過程中,金鑰和明文的選擇對於加密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選擇一個合適的金鑰可以增加加密的安全性。同時,理解加密演算法的原理對於設計和實現加密系統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flowchart TD
    A[明文] --> B[數位化]
    B --> C[加密演算法]
    C --> D[密文]
    D --> E[轉換迴文字]
    E --> F[最終結果]

圖表翻譯:

此圖表描述了從明文到密文的轉換過程。首先,明文被轉換成數字序列,然後使用加密演算法和金鑰進行加密,得到密文。最後,密文被轉換迴文字形式,得到最終的結果。這個過程展示了加密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密碼學中的Vigenere Cipher和Vernam Cipher

Vigenere Cipher

Vigenere Cipher是一種多字母替換密碼,使用一個關鍵詞來加密和解密訊息。這種密碼的安全性比單字母替換密碼要好,但仍然容易被攻破。當攻擊者知道關鍵詞的長度時,可以輕易地獲得關鍵詞和明文。

Autokey系統

為了消除Vigenere Cipher的週期性,可以使用Autokey系統。這種系統使用明文字身作為關鍵詞的一部分,從而消除週期性。

Vernam Cipher

Vernam Cipher是一種使用二進位制位元而非字母的密碼。它使用一個關鍵詞,關鍵詞的長度與明文相同,從而消除重複的關鍵詞。Vernam Cipher的工作原理是使用XOR運算子將明文和關鍵詞進行運算,從而生成密文。

Vernam Cipher的安全性

Vernam Cipher的安全性在於關鍵詞的生成。關鍵詞必須是隨機的和唯一的,否則就會容易被攻破。維持和共享關鍵詞的安全性是Vernam Cipher的一個挑戰。

一次性密碼本(One-time Pad)

一次性密碼本是一種使用隨機和唯一的關鍵詞的密碼。這種密碼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因為每個訊息都使用一個新的和唯一的關鍵詞。一次性密碼本的優點是它可以生成隨機的輸出,從而消除明文和密文之間的統計關係。

一次性密碼本的重要性

一次性密碼本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提供最高的安全性。它使用隨機和唯一的關鍵詞,從而消除攻擊者的任何可能。一次性密碼本的輸出是隨機的,從而消除明文和密文之間的統計關係。

一次性密碼本的基本困難

雖然一次性密碼本提供了最高的安全性,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基本困難。其中包括生成大量隨機關鍵詞的問題,以及關鍵詞的分發和保護問題。

程式碼實現

以下是Vernam Cipher的Python實現:

def vernam_cipher(plain_text, key):
    """
    Vernam Cipher的實現
    """
    # 將明文和關鍵詞轉換為二進位制位元
    plain_text_bits = [ord(c) for c in plain_text]
    key_bits = [ord(c) for c in key]
    
    # 使用XOR運算子將明文和關鍵詞進行運算
    cipher_text_bits = [p ^ k for p, k in zip(plain_text_bits, key_bits)]
    
    # 將密文位元轉換為字元
    cipher_text = ''.join(chr(c) for c in cipher_text_bits)
    
    return cipher_text

# 測試Vernam Cipher
plain_text = "Hello, World!"
key = "secretkey"
cipher_text = vernam_cipher(plain_text, key)
print(cipher_text)

圖表翻譯

以下是Vernam Cipher的Mermaid圖表:

  flowchart TD
    A[明文] --> B[關鍵詞]
    B --> C[XOR運算]
    C --> D[密文]
    D --> E[輸出]

圖表說明

Vernam Cipher的工作原理是使用XOR運算子將明文和關鍵詞進行運算,從而生成密文。這個過程可以用Mermaid圖表來表示,如上所示。

加密技術的基本概念

加密技術是一種用於保護資料安全的方法,透過將明文(原始資料)轉換為密文(加密後的資料),使得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無法讀取或理解。加密技術的核心目的是確保資料的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

完美保密性

完美保密性是一個理想的加密目標,指的是即使攻擊者獲得了密文,也無法獲得任何關於明文的資訊。完美保密性是加密技術的最高標準,但實際上很難實現。有一種加密方法叫做一次性密碼本(One-Time Pad),它可以提供完美保密性,但由於它需要共享金鑰,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

位移技術

位移技術是一種加密方法,透過改變明文字元的位置來實現加密。這種方法與替換技術不同,後者是透過替換字元來實現加密。位移技術的例子包括鐵軌柵欄技術(Rail Fence Technique)和行列轉置技術(Row-Column Transposition)。

鐵軌柵欄技術

鐵軌柵欄技術是一種簡單的位移技術,透過將明文字元寫成對角線的形式,然後按行讀取字元來得到密文。例如,若要加密訊息“our academy is the best”,使用鐵軌柵欄技術的深度為2,則可以按如下方式進行:

  1. 將明文字元寫成對角線的形式:
o r c d m i t e e t
u a a e y s h b s
  1. 按行讀取字元來得到密文:Orcdmiteet uaaeyshbs

行列轉置技術

行列轉置技術是一種更複雜的位移技術,透過建立一個矩形的明文字元,然後按列讀取字元來得到密文。這種技術需要一個金鑰來決定列的順序。例如,若要加密訊息“Kill Corona Virus at twelve am tomorrow”,使用行列轉置技術的矩形大小為5x7,金鑰為4321567,則可以按如下方式進行:

  1. 建立一個5x7的矩形,按行寫入明文字元:
k i l l c o r
o n a v i r u
s a t t w e l
  1. 按照金鑰的順序,按列讀取字元來得到密文。

什麼是列轉置密碼?

列轉置密碼是一種古老的密碼技術,透過重新排列明文中的字元來產生密文。這種方法可以用來保護資訊不被未經授權的人閱讀。

列轉置密碼的工作原理

列轉置密碼的工作原理是將明文分成多個列,然後根據一個特定的鍵重新排列這些列。鍵是一個數字序列,決定了列的排列順序。

列轉置密碼的步驟

以下是列轉置密碼的步驟:

  1. 準備明文:首先,需要準備要加密的明文。
  2. 建立矩陣:將明文分成多個列,然後建立一個矩陣。
  3. 安排鍵:在矩陣的上方安排鍵。
  4. 讀取密文:根據鍵的順序,讀取矩陣中的字元,產生密文。

從技術架構視角來看,本章節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密碼學的基礎概念,涵蓋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以及一些經典的密碼技術,如凱撒密碼、Playfair Cipher、Hill Cipher、Vigenère Cipher 和 Vernam Cipher 等。透過分析這些加密技術的運作原理、優缺點以及應用場景,讀者可以建立起對密碼學的初步認識。然而,本章節的範例程式碼主要以概念說明為主,並未深入探討實際應用中的安全性考量,例如金鑰管理、密碼強度以及防禦側通道攻擊等議題。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開發者而言,需要進一步學習更進階的密碼學知識和最佳實務。展望未來,隨著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現有的許多加密演算法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後量子密碼學的研究和應用將成為保障資訊安全的重要方向。因此,持續關注密碼學領域的最新發展,並積極探索新的加密技術,對於構建更安全的系統至關重要。玄貓認為,深入理解密碼學原理並將其正確應用於實務中,是保護資訊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