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kDB 的出現,為資料科學家提供了一個處理資料的新利器。以往繁瑣的 ETL 流程,如今可以簡化成單純的 SQL 查詢,大幅縮短了資料處理時間。DuckDB 不僅可以直接查詢 CSV、Parquet 等常見資料格式,還可以直接與 Pandas DataFrame 整合,讓資料分析流程更加流暢。它輕量級的特性,免除了安裝伺服器的麻煩,可以直接在 Python 環境中執行,對於需要快速驗證想法的資料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此外,DuckDB 的向量化執行引擎和欄式儲存設計,使其在處理大量資料時也能保持高效能。
在實際專案中,我曾使用 DuckDB 處理數十 GB 的 CSV 檔案,原本使用 Pandas 需要耗費數小時的資料處理過程,使用 DuckDB 後僅需幾分鐘就能完成。這讓我深刻體會到 DuckDB 的強大之處。它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也讓我能更專注於資料分析本身,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資料搬運上。DuckDB 的嵌入式特性也讓它更容易整合到現有的 Python 專案中,不需要額外的設定和維護,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對於資料科學家來說,DuckDB 是一款值得一試的工具,它能讓你告別繁瑣的資料處理流程,更專注於資料分析的價值。
告別資料搬運:DuckDB 如何顛覆你的資料分析流程
身為一個在資料科學領域打滾多年的老手,我一直覺得傳統的資料分析流程實在太繁瑣。每次要處理資料,總得先把資料從各種來源(CSV、Excel、資料函式庫…)搬到資料函式庫伺服器,再用 Python 搭配 Pandas 撈出來,才能開始分析。這中間耗費的時間和資源,實在讓人感到厭煩。
最近,我發現 DuckDB 這個神器,簡直是資料分析界的救星!它讓我可以直接用 SQL 語法操作各種資料來源,省去了資料搬運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DuckDB:輕量級卻強大的分析利器
DuckDB 是一個專為 OLAP(線上分析處理)設計的關聯式資料倉管理系統(RDBMS)。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輕量級」和「高效能」。
- 無需安裝,隨插即用: DuckDB 可以直接在你的 Python 環境中執行,不需要額外的安裝和設定。
- 無縫整合 Pandas: 你可以直接用 SQL 語法查詢 Pandas DataFrame,不需要額外匯入或複製資料。
- 向量化處理: DuckDB 使用向量化資料處理技術,可以更有效地利用 CPU 資源,大幅提升查詢速度。
- 欄式儲存: DuckDB 採用欄式儲存格式,可以更快地讀取和處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在執行複雜的分析查詢時。
相較於傳統的資料函式庫系統,DuckDB 更適合用於資料分析。它不像 Spark 或 Flink 那樣需要分散式運算,而是專注於在單機上實作高效能。
為何我放棄傳統 ELT,擁抱 DuckDB?
在過去,我習慣使用 ELT(Extract, Load, Transform)流程來處理資料。簡單來說,就是先把資料從各個來源提取出來,載入到資料函式庫伺服器,然後再進行轉換和分析。
但這種方式存在一些缺點:
- 流程繁瑣: 需要額外的資料函式庫伺服器,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
- 效率低下: 資料需要在不同的系統之間搬運,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 維護成本高: 需要維護資料函式庫伺服器,增加了維護成本。
DuckDB 的出現,讓我可以直接用 SQL 語法操作各種資料來源,省去了資料搬運的麻煩。這不僅簡化了資料分析流程,還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舉例來說,如果我想要分析一個 CSV 檔案,傳統的做法是:
- 將 CSV 檔案匯入到資料函式庫伺服器。
- 使用 Python 搭配 Pandas,用 SQL 語法從資料函式庫撈出資料。
- 對資料進行轉換和分析。
而使用 DuckDB,我只需要:
- 直接用 SQL 語法查詢 CSV 檔案。
- 對資料進行轉換和分析。
可以看到,DuckDB 省去了資料匯入和撈取的步驟,讓我可以更專注於資料分析本身。
DuckDB 搭配 Pandas:如虎添翼的資料分析體驗
DuckDB 不僅可以單獨使用,還可以和 Pandas 整合。你可以先用 Pandas 載入資料,然後再用 DuckDB 和 SQL 語法對資料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這種方式結合了 Pandas 的彈性和 DuckDB 的高效能,讓我可以更靈活地處理各種資料分析任務。
總而言之,DuckDB 是一個非常值得學習和使用的資料分析工具。它可以簡化你的資料分析流程,提升你的工作效率,讓你更專注於資料本身。
DuckDB:小而美的分析型資料函式庫,為何成為資料科學家的新寵?
在資料科學的領域中,我們總是不斷尋找更快速、更便捷的工具來處理日益龐大的資料。DuckDB 正是這樣一款應運而生的分析型資料函式庫。它以其卓越的效能、高度的便攜性以及與多種程式語言的無縫整合,迅速贏得了資料科學家的青睞。
拋開傳統束縛:DuckDB 的高效能秘訣
DuckDB 之所以能夠在分析查詢方面表現出色,並非偶然,而是仰賴其精巧的設計。以下玄貓將探討 DuckDB 的幾項核心特性:
1. 欄式儲存格式:效能飛躍的根本
傳統資料函式庫通常採用列式儲存,也就是將同一列的所有欄位儲存在一起。然而,在分析型查詢中,我們往往只需要存取少數幾個欄位。列式儲存的優勢便在此顯現:它將同一欄位的所有資料儲存在一起,使得 DuckDB 能夠僅讀取所需的欄位,大幅減少 I/O 負擔,進而提升查詢速度。
舉例來說,假設您需要計算一個大型資料集中某個特定欄位的總和。使用列式儲存,DuckDB 只需要讀取該欄位的資料即可,而無需載入整張表,效率自然更高。
2. 向量化執行引擎:榨乾 CPU 的每一滴效能
DuckDB 並非逐列處理資料,而是採用向量化執行引擎,一次處理一批資料(也就是一個向量)。這種方式能夠更有效地利用 CPU 的快取,減少記憶體存取的次數,從而提升效能。
玄貓認為,向量化執行引擎就像是一條生產線,它可以同時處理多個產品,而不是一次只處理一個,效率自然更高。
3. 高效率記憶體管理:精打細算,避免浪費
DuckDB 能夠直接在記憶體中的資料結構上進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資料複製,從而減少記憶體的使用量。此外,DuckDB 還能將大型資料集分割成小塊,逐塊處理,即使資料集超出記憶體容量也能輕鬆應對。
4. 平行執行:多核心 CPU 的最佳夥伴
現代 CPU 通常具備多個核心,DuckDB 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核心,將查詢任務分割成多個子任務,平行執行,進一步提升效能。
5. 延遲實體化:用到才算數
DuckDB 採用延遲實體化技術,也就是在真正需要資料時才進行讀取和處理。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資料載入,尤其是在處理大型資料集時,能夠顯著提升效能。
6. 最佳化查詢規劃器:找出最佳路徑
DuckDB 內建最佳化查詢規劃器,它能夠分析查詢語法,並找出最佳的執行計畫。透過重新組織查詢、採用謂詞下推(Predicate Pushdown)和連線重排序(Join Reordering)等技術,DuckDB 能夠減少計算負擔,提升查詢效率。
輕巧靈活:DuckDB 的便攜性優勢
相較於傳統資料函式庫系統,DuckDB 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其高度的便攜性。它是一個嵌入式資料函式庫,無需額外的伺服器設定,可以直接在應用程式中執行。這使得 DuckDB 非常適合在各種環境中使用,例如:
- 資料科學筆記本:在 Jupyter Notebook 中直接使用 DuckDB 進行資料分析,無需額外設定。
- 本機應用程式:將 DuckDB 嵌入到本機應用程式中,方便使用者進行資料處理和分析。
- 各種作業系統:DuckDB 支援 Windows、Linux、macOS 等多種作業系統,跨平台使用毫無障礙。
多才多藝:DuckDB 的語言整合能力
DuckDB 支援多種程式語言,包括 Python、R、C/C++、Julia、Java、Go、Node.js 和 Rust。這使得資料科學家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使用 DuckDB 進行資料分析。
DuckDB 的開源魅力:透明、快速迭代與社群力量
DuckDB 除了支援多種語言外,其開源特性也極大地增強了它的吸引力。開源意味著 DuckDB 的原始碼對所有人開放,允許使用者自由地使用、修改或貢獻其開發。作為一個開源專案,DuckDB 的原始碼是公開的,這使得開發者和資料專業人員可以檢查、增強和客製化軟體以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這種開放性帶來了幾個關鍵優勢:
透明度 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瞭解 DuckDB 的實作方式,透過其開放和透明的設計,在開發者之間建立信任和信心。
快速迭代與更新 DuckDB 的開源性質能夠實作快速迭代和持續新增新功能。社群可以迅速提出、測試和實作改進,確保軟體始終處於技術發展的前沿。
具成本效益 DuckDB 是完全免費的,沒有授權費用,允許使用者在任何環境中佈署它,而無需擔心成本問題。
強大的生態系統 開源模型培育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工具、函式庫和擴充套件生態系統的成長,這些工具增強了 DuckDB 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存取豐富的社群貢獻資源,包括檔案、教學課程和外掛程式。
現在您已經瞭解了使 DuckDB 如此有用和強大的功能,接下來讓我們深入瞭解它是如何運作的。
DuckDB 快速上手:資料函式庫操作範例
在以下章節中,我們將逐步介紹幾個如何使用 DuckDB 的範例:
- 建立資料函式庫
- 建立表格
- 將記錄插入表格
- 從表格中檢索記錄
- 對記錄執行聚合
- 對多個表格執行聯結
- 直接從 pandas DataFrames 載入資料
在本文中,玄貓將使用 Jupyter Notebook 進行編碼,除非另有說明。您可以使用適用於 Windows、macOS 或 Linux 的 Jupyter Notebook。
要使用 DuckDB,您首先需要安裝 duckdb 套件。您可以透過 Jupyter Notebook 中的 pip 命令來執行此操作:
!pip install duckdb
要建立 DuckDB 資料函式庫,您可以使用 duckdb 套件的 connect()
函式:
import duckdb
# 建立與新的 DuckDB 資料函式庫檔案的連線
conn = duckdb.connect('my_duckdb_database.db')
這會在您啟動 Jupyter Notebook 的目前目錄中建立一個名為 my_duckdb_database.db
的永續性資料函式庫檔案。
或者,您可以透過將 :memory:
引數傳遞給 connect()
函式來建立資料函式庫的記憶體內副本:
# 或者,建立記憶體內資料函式庫:
conn = duckdb.connect(':memory:')
內容解密
import duckdb
: 匯入 DuckDB 函式庫,讓 Python 程式可以使用 DuckDB 的功能。conn = duckdb.connect('my_duckdb_database.db')
: 建立一個到名為 “my_duckdb_database.db” 的 DuckDB 資料函式庫檔案的連線。如果檔案不存在,DuckDB 會自動建立它。conn = duckdb.connect(':memory:')
: 建立一個在記憶體中的 DuckDB 資料函式庫。這種資料函式庫不會儲存到硬碟,當連線關閉時,所有資料都會遺失。connect()
: 這是 DuckDB 函式庫中的一個函式,用於建立與 DuckDB 資料函式庫的連線。
當您關閉資料函式庫時,您對記憶體內資料函式庫所做的任何變更都將遺失。要在會話之間保留資料,您應該使用永續性 DuckDB 資料函式庫檔案,而不是記憶體內資料函式庫。
在下一節中,您將學習如何在剛剛建立的資料函式庫中建立表格。
將資料載入 DuckDB:建立表格與插入記錄
建立資料函式庫後,您可以透過將 CREATE TABLE
SQL 陳述式傳遞給連線的 execute()
方法來建立表格:
# 建立表格
conn.execute('''
CREATE TABLE employees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
age INTEGER,
department VARCHAR
)
''')
要驗證表格是否已正確建立,請使用 SHOW TABLES
陳述式:
conn.execute('SHOW TABLES').df()
因為 execute()
方法會執行 SQL 查詢並傳回 DuckDB 結果集,所以您需要將其轉換為 DataFrame,以便您可以檢視結果。
┌─────────────────────┐
│ name │
│ varchar │
├─────────────────────┤
│ employees │
└─────────────────────┘
內容解密
conn.execute(...)
: 執行 SQL 查詢。CREATE TABLE employees (...)
: 建立一個名為 “employees” 的表格,包含 id (INTEGER,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 age (INTEGER), 和 department (VARCHAR) 等欄位。SHOW TABLES
: 顯示目前資料函式庫中的所有表格名稱。.df()
: 將 DuckDB 的查詢結果轉換為 Pandas DataFrame,方便顯示和處理。
現在表格已建立,接下來讓我們將一些記錄插入表格。下一節將向您展示如何操作。
DuckDB 資料操作:插入與查詢記錄
現在,讓我們使用 INSERT INTO
陳述式將幾行新增到表格中:
# 將資料插入表格
conn.execute('''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1, 'Alice', 30, 'HR'),
(2, 'Bob', 35, 'Engineering'),
(3, 'Charlie', 28, 'Marketing'),
(4, 'David', 40, 'Engineering')
''')
在這個陳述式中,玄貓向 employees
表格新增了四行。為了驗證記錄是否已正確插入表格,我們將執行一個查詢,您將在下一節中看到示範。
內容解密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
: 將新的資料列插入到 “employees” 表格中。- 每一組括號
(...)
代表一個新的資料列,按照表格定義的欄位順序填入數值。
現在記錄已插入表格,我們可以透過使用 SELECT
陳述式來檢索它們:
conn.execute('''
SELECT * FROM employees
''').df()
結果如下:
┌───────┬─────────┬───────┬──────────────┐
│ id │ name │ age │ department │
│ int32 │ varchar │ int32 │ varchar │
├───────┼─────────┼───────┼──────────────┤
│ 1 │ Alice │ 30 │ HR │
│ 2 │ Bob │ 35 │ Engineering │
│ 3 │ Charlie │ 28 │ Marketing │
│ 4 │ David │ 40 │ Engineering │
└───────┴─────────┴───────┴──────────────┘
內容解密
SELECT * FROM employees
: 從 “employees” 表格選取所有欄位 (*
) 和所有列。
DuckDB 資料分析:聚合函式應用
對表格執行的常見操作是聚合,它涉及根據一個或多個欄位對資料進行分組,然後應用諸如 COUNT
、SUM
、AVERAGE
、MIN
和 MAX
等函式來匯總資料。聚合對於提取見解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將大型資料集壓縮成有意義的摘要,從而實作更直接的分析。
讓我們對表格中的記錄執行一些聚合。首先,讓我們使用 SQL 中的 COUNT
函式和 GROUP BY
陳述式來計算每個部門中的員工數量:
conn.execute('''
SELECT
department,
COUNT(*) AS employee_count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
''').df()
結果如下:
┌──────────────┬────────────────┐
│ department │ employee_count │
│ varchar │ int64 │
├──────────────┼────────────────┤
│ HR │ 1 │
│ Engineering │ 2 │
│ Marketing │ 1 │
└──────────────┴────────────────┘
內容解密
SELECT department, COUNT(*) AS employee_count
: 選取部門名稱和每個部門的員工數量。COUNT(*)
: 計算每個群組中的列數。GROUP BY department
: 按照部門名稱將資料列分組。
您可以使用 AVG
函式計算公司中員工的平均年齡:
conn.execute('''
SELECT
AVG(age) AS average_age
FROM
employees
''').df()
結果如下:
┌───────────────┐
│ average_age │
│ double │
├───────────────┤
│ 33.25 │
└───────────────┘
內容解密
SELECT AVG(age) AS average_age
: 計算 “employees” 表格中 “age” 欄位的平均值,並將結果命名為 “average_age”。
如果您想找到每個部門中最年長的員工,請使用 SQL 中的 MAX
函式:
conn.execute('''
SELECT
department,
MAX(age) AS oldest_age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
''').df()
結果如下:
┌──────────────┬────────────┐
│ department │ oldest_age │
│ varchar │ int32 │
├──────────────┼────────────┤
│ HR │ 30 │
│ Engineering │ 40 │
│ Marketing │ 28 │
└──────────────┴────────────┘
內容解密
SELECT department, MAX(age) AS oldest_age
: 從 “employees” 表格中選取每個部門的名稱和該部門中年齡最大的員工的年齡。MAX(age)
: 找出每個群組中 “age” 欄位的最大值。GROUP BY department
: 按照部門名稱將資料列分組。
最後,您可以找到每個部門中員工的平均年齡:
conn.execute('''
SELECT
department,
AVG(age) AS average_age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
''').df()
結果如下:
┌──────────────┬───────────────┐
│ department │ average_age │
│ varchar │ double │
├──────────────┼───────────────┤
│ HR │ 30.0 │
│ Engineering │ 37.5 │
│ Marketing │ 28.0 │
└──────────────┴───────────────┘
內容解密
SELECT department, AVG(age) AS average_age
: 從 “employees” 表格中選取每個部門的名稱和該部門中員工的平均年齡。AVG(age)
: 計算每個群組中 “age” 欄位的平均值。GROUP BY department
: 按照部門名稱將資料列分組。
玄貓透過這些範例,展示了 DuckDB 在資料函式庫操作和分析方面的基本功能。DuckDB 的開源特性、多語言支援以及高效的查詢效能,使其成為處理各種資料任務的理想選擇。無論是建立資料函式庫、載入資料、執行查詢還是進行聚合分析,DuckDB 都能提供快速與可靠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