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系統日益複雜,觀測性成為確保其可靠性和效率的關鍵。本文除了探討觀測性在 AI 系統中的重要性,更以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利用預訓練語言模型的案例,展現如何透過資料分析理解系統行為,進而提升系統效能。實務上,藉由監控工具、軟體物料清單(SBOM)存取模組以及存取儲存函式庫的模組,可以有效收集和分析系統資料,掌握系統運作狀況。此外,文章也探討了 AI 在招標流程的應用,以一家大型電子元件供應商的案例,說明如何運用 AI 技術自動化處理招標檔案,提升作業效率並降低人工成本。這個案例研究包含概念驗證、實施和生產三個階段,逐步驗證 AI 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與效益。

12.1 前言

在人工智慧(AI)系統中,觀測性(observability)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它涉及使用各種機制來監控和理解系統的行為,包括資料準備、建模和佈署等階段。在本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在 AI 系統中實作觀測性,並提供一個實際案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使用預訓練語言模型的案例研究。

12.2 觀測性的重要性

觀測性在 AI 系統中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系統的行為和決策過程。透過使用各種工具和技術,例如監控器、SBOM 存取模組和存取儲存函式庫的模組,我們可以收集和分析資料,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統的運作。這對於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至關重要。

12.3 案例研究:弗勞恩霍夫研究所

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是一個著名的研究機構,該機構使用預訓練語言模型來實作觀測性。透過使用這種模型,研究人員可以分析和理解系統的行為,包括資料準備、建模和佈署等階段。這個案例研究展示瞭如何使用預訓練語言模型來實作觀測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使用這種模型來改善 AI 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的見解。

12.4 討論問題

  1. 你如何定義和衡量 AI 系統的「健康度」?
  2. 假設一個 SRE 負責回應警示,如何分析一個涉及資料漂移的 AI 系統警示?是否可以在實時找到修復方案?
  3. 你如何看待觀測性在 AI 系統中的重要性?它如何影響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

12.5 進一步閱讀

若要深入瞭解生產機器學習管道中的觀測性,請參考 Shankar 和 Parameswaran 的工作,他們討論了增強 ML 系統觀測性的挑戰和方法[Shankar 21]。

若要更廣泛地瞭解生產環境中的觀測性,包括實作生產卓越的工程最佳實踐,請參考《觀測性工程》一書,由玄貓、Fong-Jones 和 Miranda 編寫[Majors 22]。

若要了解觀測性在軟體供應鏈背景下的影響及其對 AI 系統的影響,請參考 Xia 等人的實證研究:軟體物料清單(SBOM)[Xia 24B]。

AI 系統觀測性流程活動圖

圖表描述 (Alt Text): 此活動圖展示了AI系統中實現觀測性的完整流程,從資料準備、建模到部署,最終透過觀測性工具進行分析與理解,以改善系統的可靠性與效率。

PlantUML 圖表

Tendering 過程中的 AI 應用

玄貓將探討一個大型電子元件供應商在招標過程中使用人工智慧(AI)的創新案例。

Tendering 過程簡介

Tendering 過程始於客戶對產品或服務的初步詢問,結束於客戶下單。這個過程在建築行業中尤為重要,因為它涉及一個三級分銷模式。建築師會向批發商提出電氣元件的報價請求,批發商再將這些請求轉發給不同的供應商以取得價格資訊。供應商接收到報價請求後,會根據請求中提供的描述,提出符合要求的產品。最後,當批發商收集到所有必要的價格資訊後,會將其編製成報價單並發送回給建築師。

問題背景

Fraunhofer IAIS 受委託解決一家大型電子元件供應商的問題。該供應商提供超過 50,000 種電子元件,並參與複雜的招標過程。

傳統招標流程活動圖 (圖 12.1)

圖表描述 (Alt Text): 此活動圖展示了傳統的電子元件招標流程,從建築師發出報價請求,到批發商轉發,再到供應商進行手動產品匹配與報價,最後由批發商匯總並回覆建築師。其中標示了可被AI替代的手動環節。

PlantUML 圖表

Tendering 過程中的挑戰

供應商在招標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尤其是在建立自定義報價單給批發商時。這個過程需要對產品有深入的瞭解,並且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AI 解決方案

Fraunhofer IAIS 使用其在 AI 領域的專業知識,開發了一個 AI 解決方案,以幫助供應商自動化招標過程。這個解決方案涉及資料、基礎設施、營運和品質等方面的要求。

內容解密:

AI 解決方案的目的是自動化招標過程中的手動步驟,例如根據請求描述選擇合適的產品等。這個解決方案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自動匹配產品和請求描述。

案例研究設定

此案例研究分為三個階段:概念驗證(POC)、實施和生產。

AI 解決方案導入三階段活動圖 (圖 12.2)

圖表描述 (Alt Text): 此活動圖展示了將AI解決方案導入招標流程的三個階段:概念驗證(POC)以驗證可行性,實施階段進行開發與整合,最終進入生產階段進行全面部署與持續監控。

PlantUML 圖表

AI 驅動的自動化正在重塑傳統產業的運作模式,本文探討的電子元件供應商招標流程自動化即是一例。透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Fraunhofer IAIS 的解決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產品匹配的效率瓶頸,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錯誤率。然而,系統的長期穩定性和可擴充套件性仍需持續關注,特別是面對產品目錄更新和市場需求波動的挑戰。此外,資料品質和模型訓練的持續最佳化也是決定 AI 方案成敗的關鍵。隨著 AI 技術的成熟和普及,預期更多產業將採用類別似方案,提升營運效率並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對於有意匯入 AI 自動化的企業,玄貓建議優先評估自身業務流程和資料基礎,並選擇合適的技術合作夥伴,方能最大化 AI 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