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msky 的轉換生成文法引入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的概念,用以處理語言的複雜性與創造性。深層結構代表句子的抽象語義,表層結構則代表句子的實際語法形式。轉換規則將深層結構轉換為表層結構,生成最終的語言表達。語法樹以圖形方式呈現句子的結構,其中節點代表語法單位,分支代表語法關係。透過語法樹,可以清晰地展現句子的層次結構和詞彙之間的關係。

在轉換生成文法中,語法樹的轉換操作可以模擬語言中的各種句法現象,例如疑問句的形成、被動語態的轉換等等。透過操作語法樹的節點和分支,可以將一個句型轉換成另一個句型,同時保持其深層語義不變。這也體現了語言的生成性和無限性。此外,語法樹也應用於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例如語法分析、機器翻譯等。

內容解密: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 Chomsky 的轉換生成文法如何處理語言中的複雜現象。透過引入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的概念,Chomsky 提出了語言是一種具有創造性和無限性的系統。這種方法對於理解語言結構和生成有重要意義。

圖表翻譯:

  graph LR
    A[深層結構] --> B[轉換]
    B --> C[表層結構]
    C --> D[語言表達]
    D --> E[理解]

這個圖表展示了 Chomsky 的轉換生成文法的基本流程。從深層結構開始,透過轉換生成表層結構,最終表達出語言並被理解。這個過程展示了語言是一種創造性的、無限的系統。

語法樹與句子轉換

在語法樹中,句子的結構可以用樹狀圖來表示。例如,句子 “The Doctor has a Tardis” 可以表示為:

  • S (句子)
    • NP (名詞短語)
      • DET (限定詞):The
      • NN (普通名詞):Doctor
    • VP (動詞短語)
      • V (動詞):has
      • NP (名詞短語)
        • DET (限定詞):a
        • N (名詞):Tardis

這個樹狀圖可以用來表示句子的結構,但也可以用來表示句子之間的轉換。例如,句子 “The Doctor has a Tardis” 可以轉換為 “Has the Doctor a Tardis?",這個轉換可以用樹狀圖來表示:

  • S (句子)
    • C (空節點)
    • TP (時態短語)
      • VP (動詞短語)
        • V (動詞):has
        • NP (名詞短語)
          • DET (限定詞):the
          • NN (普通名詞):Doctor
      • NP (名詞短語)
        • DET (限定詞):a
        • N (名詞):Tardis

這個樹狀圖中,空節點 C 用來表示句子的轉換。透過將動詞 “has” 移動到不同的位置,可以實作句子的轉換。

圖表翻譯:

  graph LR
    S[句子] --> C[空節點]
    C --> TP[時態短語]
    TP --> VP[動詞短語]
    VP --> V[動詞: has]
    VP --> NP[名詞短語]
    NP --> DET[限定詞: the]
    NP --> NN[普通名詞: Doctor]
    TP --> NP2[名詞短語]
    NP2 --> DET2[限定詞: a]
    NP2 --> N2[名詞: Tardis]

這個圖表展示了句子的轉換過程,透過移動動詞 “has” 的位置,可以實作句子的轉換。

語法理論與繫結原理

在語言學中,繫結原理(Binding Theory)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用於解釋語法中的代詞和反身代詞的使用規則。這個理論是由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旨在解釋語法結構中代詞和反身代詞的繫結關係。

繫結原理的基本概念

繫結原理關注的是語法結構中代詞和反身代詞的使用規則。代詞是指那些用來替代名詞的詞彙,例如「他」、「她」、「它」等。反身代詞則是指那些用來表示動作的主體和受體相同的詞彙,例如「自己」、「自己們」等。

支配關係

在語法樹中,支配關係是指一個節點對另一個節點的支配關係。如果節點A是節點B的祖先,則節點A支配節點B。另外,如果節點A是某個終端節點序列的祖先,且節點A不支配任何其他終端節點,則節點A對這個序列進行了完全支配。

反身代詞的繫結規則

根據繫結原理,反身代詞的繫結規則可以分為兩種:區域性繫結和非區域性繫結。區域性繫結是指反身代詞與其參考項在同一個語法結構中出現,而非區域性繫結則是指反身代詞與其參考項在不同的語法結構中出現。

範例分析

讓我們分析一下句子「the father of Heidi came himself to the party」和「the father of Heidi came herself to the party」。根據繫結原理,第一個句子是語法正確的,因為反身代詞「himself」與其參考項「the father of Heidi」在同一個語法結構中出現。然而,第二個句子是語法不正確的,因為反身代詞「herself」與其參考項「the father of Heidi」不在同一個語法結構中出現。

內容解密:

在上述分析中,我們使用了語法樹和支配關係的概念來解釋繫結原理。語法樹是一種樹狀結構,用於表示語法中的詞彙和結構關係。支配關係則是指一個節點對另一個節點的支配關係,用於確定反身代詞的繫結規則。透過這個分析,可以看到繫結原理是如何用來解釋語法中的代詞和反身代詞的使用規則的。

  graph LR
    A[語法樹] --> B[支配關係]
    B --> C[區域性繫結]
    B --> D[非區域性繫結]
    C --> E[反身代詞繫結]
    D --> F[反身代詞繫結]

圖表翻譯:

上述圖表展示了語法樹和支配關係的概念。語法樹是一種樹狀結構,用於表示語法中的詞彙和結構關係。支配關係則是指一個節點對另一個節點的支配關係,用於確定反身代詞的繫結規則。區域性繫結和非區域性繫結是兩種不同型別的繫結規則,用於解釋反身代詞的使用規則。

結合理論與語法分析

在語言學中,結合理論(Binding Theory)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用於描述語法結構中不同元素之間的關係。這個理論關注的是如何確定詞彙或短語之間的語法關係,特別是在涉及代詞和變化的語境中。

組成式語法分析

在組成式語法分析中,語言結構被分解為更小的單位,如詞彙、短語和句子。這個過程涉及辨識語言中的不同層次,如詞法(詞彙)、句法(短語和句子)和語義(意義)。

節點和樹狀結構

語法分析中常使用樹狀結構來表示語言結構。節點代表語言中的不同元素,如詞彙或短語,而樹枝則代表這些元素之間的關係。例如,在句子"The Daleks created Davros"中,“The Daleks"是一個名詞短語(NP),“created"是一個動詞(V),而"Davros"是另一個名詞(NN)。

玄貓的觀點

從玄貓的角度來看,語言分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考慮語言結構的多個層次。透過分析語言中的不同元素和關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意義。

範例分析

考慮句子"The Daleks created Davros”,我們可以將其分解為以下的語法結構:

  • “The Daleks”:名詞短語(NP)
  • “created”:動詞(V)
  • “Davros”:名詞(NN)

這個句子的樹狀結構可能如下所示:

S
|
|-- NP
|    |
|    |-- DET: the
|    |-- NN: Daleks
|
|-- V: created
|
|-- NP
     |
     |-- NN: Davros

在這個樹狀結構中,“The Daleks"和"Davros"都是名詞短語,而"created"是動詞。這個結構有助於我們理解句子的語法關係和意義。

結合理論的應用

結合理論在語言學中有重要的應用,特別是在研究語言結構和語義時。透過分析語言中的不同元素和關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意義。

圖表翻譯:
  graph LR
    A[語言分析] --> B[語法結構]
    B --> C[樹狀結構]
    C --> D[結合理論]
    D --> E[語言意義]
    E --> F[語言學研究]
    F --> G[自然語言處理]

這個圖表展示了語言分析、語法結構、樹狀結構、結合理論、語言意義、語言學研究和自然語言處理之間的關係。

語法樹的優先順序

語法樹是一種特殊的樹狀結構,不僅是根節點和有向的,而且還是有序的。語法樹中的節點順序是由底層句子的自然順序所決定。這種順序可以透過玄貓的方法來獲得:始終選擇最左邊的路徑,並記住所有選擇的位置;當到達葉節點時,傳回最近記住的位置,選擇最左邊未選擇的子節點;重複此過程,直到所有節點都被遍歷。

以下是語法樹的示例,節點的順序以數字表示:

S(1) | |– VP(5) | | | |– V(6) | | | | | |– created(7) | | | |– NP(8) | | | | | |– DET(9) | | | | | | | |– the(10) | | | | | |– NN(11) | | | | | | | |– Daleks(12) | |– NP(2) | |– NN(3) | | | |– Davros(4)

由於語法樹不能跨越分支,因此:

  1. 終端節點的順序與句子中的單詞順序相容。
  2. S 節點始終是第一個節點。

這種順序對於語法樹的構建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透過這種順序,可以確保語法樹的結構與底層句子的結構相符。同時,這種順序也可以用於語法樹的遍歷和查詢,從而實作語法樹的分析和處理。

語法樹與句法結構

在語言學中,語法樹是一種用於表示句子結構的樹狀圖。每個節點代表一個語法單位,如名詞、動詞或短語。語法樹的根節點代表整個句子,葉節點代表單個詞彙。

語法樹的性質

  • 每個節點都有一個唯一的父節點,除了根節點。
  • 每個節點都可以有零個或多個子節點。
  • 葉節點代表單個詞彙。
  • 非葉節點代表語法單位,如名詞短語或動詞短語。

C-命令

C-命令是一種語法關係,指的是一個節點對其兄弟節點和兄弟節點的子節點的命令。一個節點A對其兄弟節點B和兄弟節點的子節點C進行C-命令,表示A節點對B和C節點有控制權。

參照表達式、代詞和繫結

參照表達式是一種語法單位,指的是一個名詞短語或代詞,它參照某個實體或物件。代詞是一種特殊的參照表達式,它參照另一個名詞短語或代詞。繫結是一種語法關係,指的是一個代詞或參照表達式與其參照物件之間的關係。

範例

以下是語法樹的範例:

S
|
|-- VP
|    |
|    |-- PRO
|    |    |
|    |    |-- himself
|    |
|    |-- V
|
|-- NP
     |
     |-- DET
     |
     |-- N

在這個範例中,S代表整個句子,VP代表動詞短語,PRO代表代詞,NP代表名詞短語,DET代表限定詞,N代表名詞。

語法樹與繫結關係

在語法分析中,瞭解句子的結構和詞彙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語法樹是一種視覺化工具,幫助我們呈現句子的層次結構。以下,我們將探討語法樹和繫結關係的概念,特別是在英陳述式子的語法分析中。

語法樹的結構

語法樹是一種樹狀結構,描述了句子中詞彙和短語之間的關係。每個節點代表一個詞彙或短語,邊代表了詞彙或短語之間的關係。例如,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語法樹:

S
|
|-- NP
|    |
|    |-- Rory
|
|-- VP
     |
     |-- himself

在這個樹中,S 代表句子,NP 代表名詞短語,VP 代表動詞短語。Rory 和 himself 分別是名詞和代詞。

繫結關係

繫結關係是指在語法樹中,兩個詞彙或短語之間的關係。繫結關係可以是繫結(binding)或自由(free)。繫結關係出現在一個詞彙或短語被另一個詞彙或短語所控制時。

例如,考慮以下兩個句子:

  1. [The father of [Heidi]] came [himself] to [the party].
  2. [The father of [Heidi]] came [herself] to [the party].

在第一個句子中,himself 是被 father of Heidi 所繫結的,因為 father of Heidi 是 himself 的長官節點。因此,第一個句子是語法正確的。

在第二個句子中,herself 不是被 father of Heidi 所繫結的,因為 father of Heidi 是一個男性名詞,不能繫結一個女性代詞。因此,第二個句子是語法不正確的。

內容解密:
  • 語法樹是一種樹狀結構,描述了句子中詞彙和短語之間的關係。
  • 繫結關係是指在語法樹中,兩個詞彙或短語之間的關係。
  • 繫結關係可以是繫結(binding)或自由(free)。
  • 繫結關係出現在一個詞彙或短語被另一個詞彙或短語所控制時。
  graph LR
    S[句子] -->|包含|> NP[名詞短語]
    S -->|包含|> VP[動詞短語]
    NP -->|包含|> Rory[名詞]
    VP -->|包含|> himself[代詞]

圖表翻譯:

此圖表示了一個簡單的語法樹結構,其中句子(S)包含名詞短語(NP)和動詞短語(VP)。名詞短語包含名詞(Rory),動詞短語包含代詞(himself)。這個圖表有助於我們理解句子中詞彙和短語之間的關係。

綁定理論與語法結構

綁定理論是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描述了詞彙之間的繫結關係。根據綁定理論,代詞(anaphoras)必須被繫結在特定的範圍內。這個範圍是由語法結構決定,尤其是透過句子的樹狀結構來確定。

在給定的樹狀結構中,NPj(第一個子節點)確實對NPi或NPj具有c-命令關係,這意味著NPj可以繫結NPi或NPj。但是,NPi(Heidi的父節點)不具有c-命令關係,因此不能繫結NPi或NPj。這個限制使得NPj成為NPi的唯一可能的先行詞(antecedent)。

綁定理論的應用

綁定理論在語言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包括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語言生成。透過瞭解綁定理論的規則和限制,語言學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語義。

語法結構的重要性

語法結構是語言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描述了詞彙之間的關係和語言的組織方式。語法結構包括句子的樹狀結構、詞彙的類別和詞彙之間的關係等。

內容解密:

綁定理論的應用包括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語言生成。語法結構的重要性在於它描述了詞彙之間的關係和語言的組織方式。透過瞭解綁定理論和語法結構,語言學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語義。

  graph LR
    A[綁定理論] --> B[語法分析]
    A --> C[語義分析]
    A --> D[語言生成]
    B --> E[語法結構]
    C --> F[語義結構]
    D --> G[語言模型]

圖表翻譯:

此圖表描述了綁定理論的應用和語法結構的重要性。綁定理論是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描述了詞彙之間的繫結關係。語法結構是語言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描述了詞彙之間的關係和語言的組織方式。透過瞭解綁定理論和語法結構,語言學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語義。

語法樹的深度與X理論

語法樹是一種樹狀結構,描述了句子的語法結構。在傳統的語法樹中,每個節點代表了一個語法單位,例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傳統的語法樹無法準確地描述句子的語法結構。

例如,考慮以下的名詞短語:“the book of poems with the blue cover”。這個短語是語法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交換了"of poems"和"with the blue cover"的位置,就會得到一個語法不正確的短語:“the book with the blue cover of poems”。傳統的語法樹無法區分這兩個短語的語法正確性。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語言學家引入了X理論。X理論是一種語法理論,描述了語法單位之間的關係。根據X理論,每個語法單位都有一個頭部(head),頭部是語法單位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在名詞短語中,頭部是名詞。

X理論還引入了一種新的標記方式,稱為"bar"標記。bar標記是一種特殊的標記,表示一個語法單位是另一個語法單位的頭部。例如,在名詞短語中,名詞的bar標記是N’,表示它是名詞短語的頭部。

使用X理論和bar標記,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描述語法樹的結構。例如,以下是名詞短語"The book of poems with the blue cover"的語法樹:

  graph TD
    A[NP] --> B[N']
    B --> C[N]
    B --> D[PP]
    D --> E[with the blue cover]
    C --> F[book]
    C --> G[PP]
    G --> H[of poems]

在這個語法樹中,N’是名詞短語的頭部,N是名詞,PP是介詞短語。這個語法樹更準確地描述了名詞短語的語法結構。

圖表翻譯:

這個圖表展示了名詞短語"The book of poems with the blue cover"的語法樹。語法樹是一種樹狀結構,描述了句子的語法結構。在這個圖表中,N’是名詞短語的頭部,N是名詞,PP是介詞短語。這個圖表更準確地描述了名詞短語的語法結構。

內容解密:

X理論是一種語法理論,描述了語法單位之間的關係。根據X理論,每個語法單位都有一個頭部,頭部是語法單位中最重要的部分。X理論還引入了一種新的標記方式,稱為"bar"標記。bar標記是一種特殊的標記,表示一個語法單位是另一個語法單位的頭部。使用X理論和bar標記,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描述語法樹的結構。

語言學中的句法結構

在語言學中,句法結構是指詞語或短語之間的排列方式,以形成有意義的句子或表示式。其中,名詞短語(NP)和前置詞短語(PP)之間的關係尤其重要。

名詞短語(NP)和前置詞短語(PP)

名詞短語是以名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能包含修飾名詞的形容詞、定詞等成分。前置詞短語則是以前置詞為中心,描述名詞的位置、時間、方式等關係。

PP的型別:附加式和補充式

在語言學中,PP可以分為兩種型別:附加式(adjoint)和補充式(complement)。附加式PP是指修飾名詞的PP,通常提供額外的描述資訊;補充式PP則是指對名詞進行補充的PP,通常是名詞的必要組成部分。

X理論和PP的排列

根據X理論,補充式PP必須比附加式PP更接近名詞。這意味著,在一個名詞短語中,如果有多個PP,補充式PP應該放在附加式PP之前。

語言比較

這個規則在很多語言中都成立,不僅僅是在英語中。在法語、愛爾蘭語、希臘語和俄語等語言中,都可以觀察到這種現象。例如,在法語中,*“le livre avec la couverture bleue de poèmes”*被認為是不合文法的,因為補充式PP“de poèmes”應該放在附加式PP“avec la couverture bleue”之前。

內容解密: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探討了語言學中的句法結構,特別是名詞短語和前置詞短語之間的關係。透過X理論,我們瞭解了補充式PP和附加式PP的區別和排列規則。這些知識對於語言學研究和語言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表翻譯:

  graph LR
    A[名詞短語] -->|包含|> B[修飾詞]
    A -->|包含|> C[前置詞短語]
    C -->|分類|> D[附加式PP]
    C -->|分類|> E[補充式PP]
    E -->|排列|> F[靠近名詞]

在這個圖表中,我們展示了名詞短語、修飾詞和前置詞短語之間的關係。補充式PP和附加式PP的區別和排列規則也被清晰地表達出來。這個圖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語言學中的句法結構。

語言學與句法結構

在語言學中,句法結構是研究語言中詞語和短語如何組合成句子的學科。其中,X-bar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句法框架,描述了詞語和短語之間的層次關係。

X-bar理論

X-bar理論提出了一種統一的句法結構模型,描述了所有語言中詞語和短語的基本結構。根據這個理論,每個詞語或短語都可以被分解為一個頭部(Head)和一個補充部(Complement)。頭部是詞語或短語的核心成分,補充部是提供額外資訊的成分。

時態短語(TP)

時態短語(TP)是一種特殊的短語,用於表示句子的時態資訊。時態短語通常由一個時態詞(T)和一個動詞短語(VP)組成。時態詞用於表示句子的時態,例如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等。動詞短語則用於表示句子的主要動作。

時態詞(T)

時態詞(T)是一種特殊的詞,用於表示句子的時態資訊。時態詞可以是輔助動詞,例如"be”、“have”、“do"等,也可以是表示時態的詞,例如"will”、“can”、“shall"等。

例子

以下是兩個時態短語的例子:

  • “Rory will love Amy”(羅裡將會愛艾米)
  • “Rory loved Amy”(羅裡曾經愛艾米)

在這兩個例子中,“will"和"loved"都是時態詞,用於表示句子的時態資訊。“love"是動詞短語,用於表示句子的主要動作。

圖表翻譯:
  graph LR
    A[時態短語] --> B[時態詞]
    A --> C[動詞短語]
    B --> D[現在時]
    B --> E[過去時]
    B --> F[將來時]
    C --> G[主要動作]

在這個圖表中,時態短語(TP)是根節點,時態詞(T)和動詞短語(VP)是其子節點。時態詞可以表示現在時、過去時或將來時,動詞短語則表示句子的主要動作。

名詞短語和動詞短語的結構分析

在語言學中,句子的結構可以透過短語結構來分析。短語結構是指句子中詞語的組合方式和層次關係。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Amy loved Rory

這個句子可以分解成以下的短語結構:

  • NP (名詞短語):Amy
  • VP (動詞短語):loved Rory
    • V (動詞):loved
    • NP (名詞短語):Rory

在這個例子中,“Amy” 是一個名詞短語,作為句子的主語。“loved Rory” 是一個動詞短語,包含了動詞 “loved” 和名詞短語 “Rory”。“Rory” 作為句子的賓語。

名詞短語 (NP)

名詞短語是以名詞為中心的短語,通常包括名詞本身和修飾名詞的詞語,如形容詞、定詞等。例如:

  • NP: The big house
    • Det (定詞): The
    • Adj (形容詞): big
    • N (名詞): house

動詞短語 (VP)

動詞短語是以動詞為中心的短語,通常包括動詞本身和動詞的賓語或補語。例如:

  • VP: loved Rory
    • V: loved
    • NP: Rory

時態和體貌

在動詞短語中,動詞的時態和體貌也非常重要。例如,在句子 “Amy loved Rory” 中,“loved” 是過去時態的動詞,表示動作發生在過去。

短語結構的重要性

短語結構對於理解句子的含義和語法結構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句子的層次關係,判斷詞語之間的從屬關係,從而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語法規則。

內容解密:

上述的短語結構分析是根據語言學的基本概念,包括名詞短語、動詞短語、時態和體貌等。透過這些概念,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結構和語法規則。同時,短語結構分析也對於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翻譯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圖表翻譯:

  graph LR
    A[句子] --> B[名詞短語]
    A --> C[動詞短語]
    B --> D[名詞]
    C --> E[動詞]
    C --> F[賓語]
    F --> G[名詞]

這個圖表展示了句子的基本結構,包括名詞短語和動詞短語。名詞短語包含名詞,動詞短語包含動詞和賓語,賓語也可以是名詞短語。這個圖表有助於我們視覺化地理解句子的層次關係和短語結構。

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s(HPSG)簡介

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s(HPSG)是一種全面的語言理論框架,與Chomsky的語法理論不同,它不僅關注語法結構,也同時考慮詞彙、協定、補語、繫結等多個層面。HPSG使用了一種新的基本單位,稱為特徵結構(feature structure),它以屬性-值矩陣(Attribute-Value Matrix, AVM)的形式表示。

特徵結構和屬性-值矩陣

特徵結構是一種樹狀結構,每個節點包含一個屬性和一個值。例如,對於單詞「she」,其特徵結構可以表示為:

* PHON: /ʃi/
* GRAPH: 〈she〉
* SYNSEM:
	+ LOCAL:
		- CATEGORY:
			- HEAD: noun
			- CASE: nom
		- SUBCAT: ⟨⟩
	+ CONTENT:

這種表示法允許我們以一個統一的框架描述詞彙的各個方面,包括其音韻、拼寫、語法和語義資訊。

HPSG的優點

HPSG的全面的方法使得它能夠更好地描述語言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它允許我們以一個統一的框架描述語言的各個層面,從而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功能。

玄貓的語言學與電腦科學之旅

在語言學和電腦科學的交叉點上,玄貓發現了一個令人著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語言的結構和電腦的邏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玄貓將帶領我們探索這個領域,從語言學的基本概念到電腦科學的應用。

從技術架構視角來看,Chomsky 的轉換生成文法,特別是X-bar 理論和綁定理論,為自然語言處理 (NLP) 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本文深入探討了深層結構、表層結構、語法樹、C-命令和繫結關係等核心概念,並以圖表和範例闡釋了這些概念在語法分析中的應用。分析段落中,我們看到了如何利用語法樹表示句法結構,以及如何運用綁定理論解釋代詞的指涉關係。儘管這些理論模型在處理複雜語言現象時仍面臨挑戰,例如歧義消解和語義理解,但它們為構建更精確的語法分析器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展望未來,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預期將出現結合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的混合模型,進一步提升 NLP 系統的效能。玄貓認為,深入理解這些語言學理論對於開發更強大的 NLP 應用至關重要,並將持續推動語言科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