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言學和語義學是語言學的兩個重要分支,它們的研究物件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又相互關聯。認知語言學關注語言的認知過程,例如語言如何在人類大腦中表徵、理解和產生。語義學則關注語言的意義,例如詞彙、句子和語篇的意義是如何構建和理解的。這兩個領域的交叉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語言如何在人類思維中運作。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受控自然語言(CNL)的概念應運而生,它旨在簡化自然語言的複雜性,使其更易於電腦處理,並應用於知識表示、推理和自動翻譯等領域。此外,圖論作為一個研究圖的結構和性質的數學分支,也為分析語言結構提供了一種有效工具,例如分析句法結構、語義網路和語篇結構等。

認知語言學的基礎

認知語言學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學科,它是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它的基礎是認為語言是一種認知過程,而不是一種單純的符號系統。這意味著語言不僅僅是一種用於溝通的工具,而是一種用於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工具。

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實驗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語言學等多個領域。它的研究物件包括語言的認知過程、語言的神經基礎和語言的文化背景等。

語義學的基礎

語義學是一個研究語言中詞彙和句子的意義的學科。它的基礎是認為語言中的詞彙和句子具有特定的意義,而這些意義是由語言使用者在語言中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形成的。

語義學的研究方法包括語言學、哲學和心理學等多個領域。它的研究物件包括語言中的詞彙和句子的意義、語言的語義結構和語言的語義變化等。

認知語言學與語義學的交叉點

認知語言學和語義學的交叉點是語言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這個領域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語言如何在人類認知中運作,如何在語言使用者中形成意義和如何在語言中表達意義。

這個領域的研究方法包括實驗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語言學等多個領域。它的研究物件包括語言的認知過程、語言的神經基礎和語言的文化背景等。

內容解密:

上述內容介紹了認知語言學和語義學的基礎和交叉點。認知語言學是一個研究語言如何在人類認知中運作的學科,而語義學則是研究語言中詞彙和句子的意義的學科。這兩個學科的交叉點是語言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語言如何在人類思維中運作。

圖表翻譯:

  graph LR
    A[認知語言學] --> B[語言的認知過程]
    B --> C[語言的神經基礎]
    C --> D[語言的文化背景]
    A --> E[語義學]
    E --> F[語言中的詞彙和句子的意義]
    F --> G[語言的語義結構]
    G --> H[語言的語義變化]

上述圖表展示了認知語言學和語義學的關係。認知語言學研究語言的認知過程、語言的神經基礎和語言的文化背景等,而語義學研究語言中的詞彙和句子的意義、語言的語義結構和語言的語義變化等。這兩個學科的交叉點是語言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

受控自然語言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強調了語言的複雜性和使用數學工具分析語言所面臨的問題。正如我們在討論語法正確性和可接受性時所提到的,人們有時更偏好可接受的語言產出,而不是語法正確的語言產出,這使得根據嚴格語法規則的分析器失敗。 我們可以合理地問:當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混亂的系統時,使用邏輯方法來分析語言的意義是什麼? 幸運的是,對於某些任務,我們可以定義自己的語言為自然語言的子集,並使用所需的複雜度,但不超過所需的複雜度。這種語言被稱為受控自然語言(CNL),已經存在了近一個世紀。Kuhn [7] 對 CNL 的定義如下:

  1. 它根據一個自然語言(其「基礎語言」)。
  2. 它與其基礎語言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但不一定是唯一的區別)是,它在詞彙、語法和/或語義方面更加嚴格。
  3. 它保留了其基礎語言的大部分自然屬性,使得基礎語言的使用者可以直觀地和正確地理解受控自然語言的文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
  4. 它是一種建構語言,這意味著它是明確地和有意地定義的,並不是一個隱含的和自然的過程的產物,即使它根據一個自然語言,這種語言是隱含的和自然的過程的產物。 條件 2 和 3 排除了程式語言,條件 1 排除了人工語言,如世界語或 Lojban。根據 Schwitter [11] 的說法,CNL 的目標可以分為三種:
  5. 改善不同母語使用者之間的人際溝通;
  6. 改善手動、電腦輔助、半自動或自動翻譯;
  7. 提供正式標記的自然和直觀表示。 根據 Kuhn [7] 的說法,CNL 可以根據四個引數進行分類:精確度、表達能力、可讀性和易用性。這些引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 CNL 的複雜度和適用性。

內容解密:

上述內容介紹了受控自然語言(CNL)的概念和定義,強調了 CNL 的特點和目標。CNL 是根據自然語言的子集,使用所需的複雜度,但不超過所需的複雜度。它保留了自然語言的大部分自然屬性,使得使用者可以直觀地和正確地理解 CNL 的文字。

圖表翻譯:

  graph LR
    A[自然語言] -->|基礎語言|> B[受控自然語言]
    B -->|詞彙、語法和語義|> C[更加嚴格]
    C -->|保留自然屬性|> D[直觀和正確的理解]
    D -->|建構語言|> E[明確和有意的定義]

上述 Mermaid 圖表展示了自然語言、受控自然語言和其基礎語言之間的關係,強調了 CNL 的特點和目標。

自然語言與計算語言的表達能力評估

評估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和計算語言(Formal Language)的表達能力是一個複雜的任務。計算語言的表達能力可以根據其邏輯結構和語法規則進行評估。Kuhn [7] 提出了評估計算語言表達能力的標準,包括:

  • 通用量化(Universal Quantification)
  • 多元關係(Relations of Arity Greater Than 1)
  • 一般規則結構(General Rule Structures)
  • 否定(Negation)
  • 一般第二階量化(General Second-Order Universal Quantification)
  • 存在量化(Existential Quantification)
  • 等價關係(Equality)
  • 支援的語言行為型別(Types of Supported Speech Acts)

根據這些標準,不同的計算語言可以被評估為具有不同的表達能力。例如,命題邏輯(Propositional Logic)、描述邏輯(Description Logics)、一階邏輯(First-Order Logic)和二階邏輯(Second-Order Logic)可以被評估為具有不同的表達能力。

除了表達能力外,自然語言和計算語言還可以根據其自然度(Naturalness)和簡潔度(Simplicity)進行評估。自然度是指語言的形式和結構是否接近自然語言,而簡潔度是指語言的語法規則和語義是否容易理解和實作。

自然語言的評估

自然語言可以根據其自然度和簡潔度進行評估。自然度是指語言的形式和結構是否接近自然語言,而簡潔度是指語言的語法規則和語義是否容易理解和實作。

計算語言的評估

計算語言可以根據其表達能力、自然度和簡潔度進行評估。表達能力是指語言能夠表達的邏輯結構和語法規則的複雜程度。自然度是指語言的形式和結構是否接近自然語言,而簡潔度是指語言的語法規則和語義是否容易理解和實作。

簡化英語:Basic English、Simple English和Caterpillar English

Basic English是一種最早的簡化自然語言(CNL),由玄貓於1930年提出。它是一種極度簡化的英語,僅包含850個名詞和18個動詞。這18個動詞分別是“put”、“take”、“give”、“get”、“come”、“go”、“make”、“keep”、“let”、“do”、“be”、“seem”、“have”、“may”、“will”、“say”、“see”和“send”。

以下是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的前四句,分別以原文和Basic English呈現:

原文: 七十七年前,our fathers在這片大陸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根據自由的原則和人人平等的理念而建立。

簡化英語: 七十八年前,一個新的國家誕生了,根據自由和人人平等的思想。

原文: 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場內戰的考驗中,檢驗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根據這種原則和理念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地維持下去。

簡化英語: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內戰,測試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根據這種原則和理念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地保持團結。

原文: 我們聚集在這場戰爭的戰場上,為那些在這裡犧牲的烈士們獻上最後的敬意。

簡化英語: 我們聚集在這場戰爭的戰場上,為那些在這裡犧牲的烈士們獻上最後的敬意。

簡化英語版本的表達雖然簡單,但已經喪失了一些原文的細微差別和深度。例如,“so dedicated [that] can long endure”被簡化為“with such a history, is able long to keep united”,這兩個表達的意思已經有所不同。

Simple English維基百科專案聲稱使用Basic English。截至2023年5月,該專案已包含230,829篇文章,大約是標準英語維基百科的三十分之一,法語維基百科的十分之一,與希臘維基百科的篇數大致相同。然而,使用僅850個名詞和18個動詞來撰寫關於230,829個不同主題的文章是非常困難的。讓我們比較一下標準英語和簡化英語維基百科上關於“哲學”的第一句話:

標準英語維基百科: 哲學是一門關於基本問題的學科,例如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和語言。

簡化英語維基百科: 哲學是關於生命和宇宙的學問。

可以看出,簡化英語版本的表達雖然簡單,但已經喪失了一些原文的深度和細微差別。這是使用簡化自然語言的限制之一。

哲學與控制自然語言

哲學是一門系統化的研究,探討存在、理性、知識、價值、心靈和語言等基本問題。它試圖瞭解事物的根本原因和基礎,並探索事物應該如何存在。哲學的名稱來自古希臘語「philosophia」,意為「智慧之愛」。

控制自然語言(Controlled Natural Language, CNL)是一種人工語言,旨在簡化語言的複雜性和模糊性,從而使其更容易被電腦理解和處理。CNL通常具有有限的詞彙和語法規則,避免多義和模糊性。

Caterpillar Fundamental English

Caterpillar Fundamental English(CFE)是一種CNL,於1971年至1982年間由重型裝置製造公司Caterpillar使用。CFE的詞彙約為850個,避免多義和模糊性。該語言的目的是教導Caterpillar員工透過30課程,以便他們可以將20,000份Caterpillar出版物翻譯成50種不同的語言。然而,CFE於1982年被廢棄,因為教導未受教育的員工具有高失敗率。

玄貓

玄貓是一種CNL,於1982年由Caterpillar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開發。玄貓的詞彙從約850個擴充套件到70,000個,並開發了詞彙和語法分析器,以便在創作過程中進行即時驗證。該語言的目的是獲得自動翻譯成50種目標語言,但不清楚是否已經實作了這個目標。

PENG

PENG(Processable English)是一種CNL,可以自動翻譯成FOL(一階邏輯)語言。PENG的最新版本PENG ASP是雙向的,可以將規格翻譯成可執行的ASP程式,並生成該ASP程式的語義等價的語言描述。PENG的目的是用於撰寫規格和使用案例。

Mermaid 圖表

  graph LR
    A[哲學] --> B[控制自然語言]
    B --> C[Caterpillar Fundamental English]
    B --> D[玄貓]
    B --> E[PENG]
    C --> F[教導員工]
    D --> G[自動翻譯]
    E --> H[撰寫規格]

圖表翻譯

此圖表展示了哲學和控制自然語言之間的關係,包括Caterpillar Fundamental English、玄貓和PENG等CNL的發展和應用。

自然語言與數學:ForTheL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需要絕對的準確性和清晰度。然而,數學也是透過自然語言和公式來傳達的。數學文字中,自然語言和公式的比例取決於作者的風格。例如,以下幾個句子:

  • Let there be an integer 𝑖 that is strictly positive and less than five.
  • Let there be 𝑖 strictly positive and less than five.
  • Let there be 𝑖 such that 0 < 𝑖 ≤ 5.
  • Let there be 0 < 𝑖 ≤ 5.

第一個句子是最完整的,第二個句子是欠缺明確性,第三個句子使用公式代替文字,第四個句子是模糊的,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

儘管數學文字中可能存在一些模糊性和欠缺明確性,但對於數學家來說,這些問題通常不是很重要。然而,對於需要解析數學文字的機器來說,這些問題可能會造成困難。因此,標準化數學文字可以很有幫助。

ForTheL(Formula Theory Language)是一種自然語言,提供了一種可讀性和標準化的語法,用於數學文字的口語部分。ForTheL是Naproche系統(Natural language proof checking)的一部分,用於分析數學文字。Naproche使用ForTheL來解析數學文字,並提供了一種可讀性和標準化的語法,用於數學文字的口語部分。

ForTheL的特點

  • 可讀性:ForTheL的語法設計使得數學文字可以被人們容易地閱讀和理解。
  • 標準化:ForTheL提供了一種標準化的語法,用於數學文字的口語部分。
  • 可解析性:ForTheL的語法設計使得數學文字可以被機器容易地解析和理解。

ForTheL的應用

  • 數學文字分析:ForTheL可以用於分析數學文字,提取數學概念和公式。
  • 自動證明:ForTheL可以用於自動證明數學定理,減少人工證明的工作量。
  • 數學教育:ForTheL可以用於數學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公式。

控制式自然語言的應用與挑戰

控制式自然語言(Controlled Natural Language, CNL)是一種設計用於特定應用領域的自然語言,旨在減少語言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這種語言通常使用標準化的詞彙、語法和句法,以確保清晰和一致的溝通。

Attempto Controlled English

Attempto Controlled English(ACE)是一種控制式自然語言,設計用於知識表示和推理。ACE使用標準化的詞彙和語法,以確保清晰和一致的溝通。例如,以下是ACE版本的「發現Attempto Controlled English」:

  • 高階別的罪魁禍首擅長於以精確的時機將物體從架子和桌子上打落。
  • 突然跳躍的專家展示了從隱藏的角落突然跳到毫無防備的人類身上的非凡能力。
  • 纖維品味傢俱有著對於將纖維球解開成複雜和令人困惑的圖案的敏銳品味。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是一個使用簡單英語的維基百科版本,旨在讓英語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夠理解和使用。然而,簡單英語維基百科的簡潔性和標準英語維基百科的複雜性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例如,簡單英語維基百科的文章可能使用更短的句子和更基本的詞彙,以確保清晰和易於理解。

玄貓的啟發

玄貓是一個虛構的角色,代表了一種創造性和智慧的精神。玄貓的啟發可以用於創造新的控制式自然語言,例如使用Python程式生成隨機的俳句,根據玄貓的詩歌主題。

import random

def generate_haiku(theme):
    # 主題相關的詞彙
    words = {
        "自然": ["山", "河", "樹"],
        "愛": ["心", "情", "戀"],
        "生命": ["生", "死", "活"]
    }
    
    # 隨機選擇主題相關的詞彙
    word1 = random.choice(words[theme])
    word2 = random.choice(words[theme])
    word3 = random.choice(words[theme])
    
    # 生成俳句
    haiku = f"{word1} {word2} {word3}"
    
    return haiku

print(generate_haiku("自然"))

圖論基礎

圖論是一個數學分支,研究圖的結構和性質。圖由頂點(vertices)和邊(edges)組成,頂點是任意物體,邊是頂點之間的二元關係。這個定義看似簡單,但其實是圖論的核心。

圖的定義

更正式地,若 $V$ 是一個任意集(稱為頂點集),且 $E$ 是 $V$ 中元素之間的二元關係的集合(稱為邊集),則圖 $G$ 可以定義為一個有序對 $(V, E)$。

圖的種類

圖可以分為多種型別,例如:

  • 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邊沒有方向。
  • 有向圖(directed graph):邊有方向。
  • 加權圖(weighted graph):邊有權重或標籤。
  • 網路(network):圖的一個特例,通常用於模擬現實世界的系統。

圖的應用

圖論在許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例如:

  • 社交網路分析
  • 推薦系統
  • 網路拓撲
  • 資料結構

內容解密:

圖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圖的結構和性質。圖由頂點和邊組成,頂點是任意物體,邊是頂點之間的二元關係。圖論有多種型別,包括無向圖、有向圖、加權圖和網路。圖論在許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包括社交網路分析、推薦系統、網路拓撲和資料結構。

  graph LR
    A[圖論] --> B[無向圖]
    A --> C[有向圖]
    A --> D[加權圖]
    A --> E[網路]
    B --> F[社交網路分析]
    C --> G[推薦系統]
    D --> H[網路拓撲]
    E --> I[資料結構]

圖表翻譯:

此圖表展示了圖論的基本概念和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圖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圖的結構和性質。圖由頂點和邊組成,頂點是任意物體,邊是頂點之間的二元關係。圖論有多種型別,包括無向圖、有向圖、加權圖和網路。圖論在許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包括社交網路分析、推薦系統、網路拓撲和資料結構。

圖論基礎

在圖論中,圖(Graph)是一種非線性資料結構,通常用來表示物件之間的關係。圖由節點(Vertex)和邊(Edge)組成。

節點和邊

  • 節點(Vertex):圖中的基本元素,通常用來表示物件或實體。
  • 邊(Edge):連線兩個節點的線段,表示節點之間的關係。

圖的定義

如果我們有一個節點集合 𝑉 和一個邊集合 𝐸,且 𝐸 是 𝑉 × 𝑉 的子集,那麼對 𝑉 和 𝐸 的有序對(𝑉, 𝐸)就構成了一個圖 𝐺。

邊的表示

對於圖 𝐺 中的一條邊(𝑣₁, 𝑣₂)∈ 𝐸,其中 𝑣₁ 和 𝑣₂ 都是 𝑉 中的節點,我們稱 𝑣₁ 和 𝑣₂ 為這條邊的端點。

內容解密:

上述內容介紹了圖論中的基本概念,包括節點、邊和圖的定義。圖論是一個重要的數學分支,廣泛應用於電腦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等領域。透過圖論,我們可以用系統化的方式描述和分析複雜系統的結構和行為。

圖的種類

圖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例如:

  • 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邊沒有方向。
  • 有向圖(Directed Graph):邊有方向。
  • 加權圖(Weighted Graph):邊有權重或成本。
  • 無權圖(Unweighted Graph):邊沒有權重或成本。

圖表翻譯:

  graph LR
    A[節點A] -->|邊|> B[節點B]
    B -->|邊|> C[節點C]
    C -->|邊|> A

圖表翻譯:

上述的 Mermaid 圖表展示了一個簡單的有向圖,節點 A、B 和 C 之間透過有向邊相連。這種圖表可以用來描述實際系統中的關係和流程。

圖論基礎

在圖論中,圖(graph)是一種非線性資料結構, 由節點(vertex)和邊(edge)組成。節點代表實體或物件,而邊則代表這些實體或物件之間的關係。圖可以分為兩種主要型別:有向圖(directed graph)和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

有向圖

有向圖是一種圖,其中每條邊都有一個方向。這意味著,如果有一條邊從節點 $v_1$ 指向節點 $v_2$,則這條邊與從節點 $v_2$ 指向節點 $v_1$ 的邊是不同的。有向圖通常用來表示有方向的關係,例如網路拓撲或是工作流程。

  graph LR
    v1 --> v2
    v2 --> v3
    v3 --> v1

圖表翻譯:

上述的 Mermaid 圖表展示了一個簡單的有向圖,圖中有三個節點($v_1$、$v_2$、$v_3$)和三條邊。每條邊都有一個方向,例如從 $v_1$ 到 $v_2$ 的邊與從 $v_2$ 到 $v_1$ 的邊是不同的。

無向圖

無向圖是一種圖,其中每條邊都沒有方向。這意味著,如果有一條邊連線節點 $v_1$ 和節點 $v_2$,則這條邊與從節點 $v_2$ 到節點 $v_1$ 的邊是相同的。無向圖通常用來表示無方向的關係,例如社交網路或是地理位置。

  graph LR
    v1 --- v2
    v2 --- v3
    v3 --- v1

圖表翻譯:

上述的 Mermaid 圖表展示了一個簡單的無向圖,圖中有三個節點($v_1$、$v_2$、$v_3$)和三條邊。每條邊都沒有方向,例如節點 $v_1$ 和節點 $v_2$ 之間的邊與節點 $v_2$ 和節點 $v_1$ 之間的邊是相同的。

圖論基礎

圖論是一個研究圖的學科,圖是由節點(或稱頂點)和邊組成的。圖可以是有向的,也可以是無向的。無論是哪種型別的圖,節點之間的連線都被稱為邊。

圖的層次

圖可以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進行研究:

  1. 全域性層次:研究整個圖,包括所有節點和邊。
  2. 區域性層次:研究單個節點和其周圍的節點。
  3. 中間層次:研究圖中的路徑。

路徑

路徑是圖中的一系列相鄰的邊。兩個邊是相鄰的,如果它們分享一個節點。路徑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長,甚至可以包含圖中的所有節點。

基本概念

以下是一些圖論中的基本概念:

  • 節點(Vertex):圖中的基本單位。
  • (Edge):連線兩個節點的線。
  • 相鄰(Adjacent):兩個節點之間的邊。
  • 路徑(Path):一系列相鄰的邊。

節點的度

節點的度是指與該節點相鄰的邊的數量。節點的度可以用來描述節點在圖中的重要性。

節點度的計算

節點度的計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度(節點)= 相鄰邊的數量

例如,如果一個節點有三條邊與之相鄰,那麼該節點的度就是 3。

圖的連通性

圖的連通性是指圖中是否存在一條路徑,可以連線任意兩個節點。如果圖是連通的,那麼就存在一條路徑,可以連線任意兩個節點。

連通性的判斷

連通性的判斷可以使用以下步驟:

  1. 選擇一個節點作為起點。
  2. 嘗試找到一條路徑,可以連線起點和其他節點。
  3. 如果找到一條路徑,可以連線起點和其他節點,那麼圖是連通的。
圖表翻譯:
  graph LR
    A[節點] --> B[邊]
    B --> C[路徑]
    C --> D[節點的度]
    D --> E[圖的連通性]

內容解密:

上述內容介紹了圖論的基礎概念,包括圖的層次、路徑、節點的度和圖的連通性。圖論是一個重要的學科,廣泛應用於電腦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瞭解圖論的基礎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圖論的知識。

圖形結構中的鄰居與度數

在圖形結構中,兩個頂點(vertex)之間的連線關係是由邊(edge)所定義的。給定兩個頂點 (v_1) 和 (v_2),如果 (v_1) 和 (v_2) 之間存在一條邊,則稱 (v_1) 和 (v_2) 為鄰居。這種鄰居關係是根據邊的存在而定的,不論邊的方向如何。

鄰居的定義

正式地,對於兩個頂點 (v_1) 和 (v_2),如果 (v_1 \neq v_2) 且存在一條邊 ((v_1, v_2)) 或 ((v_2, v_1)) ,則 (v_1) 和 (v_2) 被稱為鄰居。這意味著鄰居關係是根據圖形結構中頂點之間的直接連線。

度數的定義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頂點的度數(degree)。頂點的度數是指該頂點的鄰居數量。換句話說,度數代表了與某個頂點直接連線的其他頂點的數量。

入度和出度

在有向圖中,度數可以進一步分為入度(in-degree)和出度(out-degree)。入度是指指向某個頂點的邊的數量,而出度是指從某個頂點發出的邊的數量。這兩個度數的概念在理解圖形結構中的資訊流動和連線性方面非常重要。

圖形結構中的應用

理解鄰居和度數的概念對於分析和應用圖形結構至關重要。這些概念在社交網路分析、交通網路最佳化、電腦網路設計等領域中都有重要的應用。例如,在社交網路中,鄰居代表了朋友或聯絡人,而度數可以用來衡量一個人的社交活躍程度或影響力。

內容解密

上述關於鄰居和度數的概念是圖形理論中的基礎知識。圖形理論是一個研究物體之間關係的數學分支,它對於理解和分析各種複雜系統具有重要意義。透過圖形結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統中的連線性和資訊流動,從而對系統的行為和特性有更深入的瞭解。

  graph LR
    A[頂點 A] -->|鄰居|> B[頂點 B]
    B -->|鄰居|> C[頂點 C]
    C -->|鄰居|> A
    style A fill:#f9f,stroke:#333,stroke-width:4px
    style B fill:#f9f,stroke:#333,stroke-width:4px
    style C fill:#f9f,stroke:#333,stroke-width:4px

圖表翻譯

上述的Mermaid圖表展示了三個頂點(A、B、C)之間的鄰居關係。每個箭頭代表了一條邊,指向了鄰居頂點。這個圖表簡單地示範瞭如何使用圖形結構來表示物體之間的關係。在實際應用中,圖形結構可以用來分析和理解各種複雜系統的結構和行為。

從技術架構視角來看,受控自然語言(CNL)的設計理念在於在自然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電腦處理能力之間取得平衡。透過限制詞匯和語法,CNL 降低了自然語言的歧義性和複雜性,使其更易於被電腦解析和處理。分析 CNL 的發展歷程,從 Basic English 到 Attempto Controlled English,再到結合邏輯語言的 ForTheL 和 PENG,可以看出 CNL 的設計目標逐漸從簡化自然語言轉向支援特定領域的知識表示和推理。然而,CNL 的侷限性也顯而易見,過於簡化的語言可能會喪失自然語言的表達力和細微差別,例如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 與標準英語 Wikipedia 的對比。玄貓的啟發在於,可以探索更具創造性的 CNL 設計方法,例如結合程式生成技術,在特定領域生成更具表達力的 CNL 文字。展望未來,CNL 的發展方向可能在於結合深度學習技術,在保持自然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提高電腦處理效率。玄貓認為,CNL 在特定領域,例如知識表示、推理和自動翻譯等方面具有應用潛力,但需要在平衡表達能力和可處理性方面進行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