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端運算與敏捷開發的普及,傳統手動配置與管理基礎設施的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速度、彈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基礎設施即代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應運而生,它將系統維運的思維模式從手動操作轉變為程式化管理,視基礎設施為軟體資產。此方法不僅提升了部署的一致性與可重複性,更透過版本控制實現了變更的可追溯性與協作效率。本文將深入解析 IaC 的關鍵實踐,從通用軟體工程原則到冪等性等特定要求,並探討 DevOps 文化演進下的 GitOps 模式。同時,將以業界主流工具 Terraform 為例,具體展示如何在 Azure 環境中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生命週期管理,為組織奠定穩固的數位轉型基石。
IaC 的最佳實踐與 DevOps 文化演進
本章節深入探討基礎設施即代碼 (IaC) 的關鍵實踐原則,強調將軟體開發的優良實踐應用於基礎設施代碼的管理,包括命名規範、程式碼模組化、錯誤處理、版本控制、CI/CD 整合及自動化部署等。同時,本節將概述 DevOps 文化的演進,特別是 GitOps 的興起,闡述其如何進一步強化自動化與協作。透過這些最佳實踐與文化演進的探討,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更為成熟、高效且可持續的 DevOps 實踐框架。
IaC,如同軟體開發本身,需要實施相應的實踐與流程,以確保基礎設施代碼能夠持續演進並易於維護。這包括借鑒軟體開發的優良原則:
- 良好的命名規範: 確保資源名稱清晰、一致且具有描述性。
- 避免不必要的註解: 程式碼應盡可能自解釋,註解僅用於闡明複雜的邏輯或意圖。
- 使用小型、專注的函數或模組: 將複雜的基礎設施配置分解為更小、可重用的單元。
- 實施錯誤處理: 在代碼中預見並處理潛在的錯誤情況,確保部署的穩健性。
除了上述通用的軟體開發實踐外,以下幾點對於 IaC 尤為重要,值得特別關注:
- 一切皆應自動化: 在實施 IaC 時,必須確保所有基礎設施的配置與部署步驟都已編寫成代碼並自動化。任何手動步驟都會破壞自動化流程,並可能引入錯誤。必要時,可以結合使用多種工具,例如 Terraform 與 Bash 腳本(配合 Azure CLI)來實現全面的自動化。
- 將代碼納入源碼管理器 (SCM): 基礎設施代碼應與應用程式代碼一樣,儲存在 SCM 中進行版本控制、追蹤、合併與恢復。這能為開發 (Dev) 和營運 (Ops) 團隊提供對代碼更好的可見性。
- 基礎設施代碼與應用程式代碼的整合: 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基礎設施代碼與應用程式代碼置於同一個儲存庫中。這有助於改善工作組織,讓開發與營運團隊共享相同的開發環境和工作流程。
- 角色與目錄的劃分: 根據代碼的角色劃分目錄結構是個好習慣。例如,可以為虛擬機器的配置和部署創建一個專門的目錄,另一個目錄則用於存放測試完整基礎設施整合的代碼。
- 整合至 CI/CD 流程: IaC 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實現基礎設施部署的自動化。因此,從實施之初就應建立 CI/CD 流程,用於整合、測試和部署基礎設施代碼到不同的環境。某些工具(如 Terratest)允許對基礎設施代碼編寫測試。將基礎設施的 CI/CD 流程與應用程式的 CI/CD 流程整合在同一個管道中,是一種最佳實踐。
- 代碼必須是冪等的 (Idempotent): 基礎設施部署代碼的執行必須是冪等的,這意味著代碼可以根據需要自動執行任意次數,而不會產生副作用。腳本應考慮基礎設施的當前狀態,例如,如果創建的資源已存在,則不應產生錯誤;如果刪除的資源已不存在,也不應產生錯誤。聲明式語言(如 Terraform)原生支持這種冪等性。完全自動化的基礎設施代碼應能夠構建和銷毀應用程式的基礎設施。
- 作為文檔使用: 基礎設施代碼應清晰易懂,並能作為文檔使用。編寫詳細的基礎設施文檔耗時且難以與基礎設施的演進保持同步,而清晰的代碼本身就提供了寶貴的文檔價值。
- 代碼的模組化: 在基礎設施中,許多組件的代碼是相似的,僅僅是屬性的值不同。這些組件也可能在公司的多個應用程式中被重複使用。因此,透過創建可調用的模組(或 Ansible 中的角色),可以優化代碼編寫時間,並有助於標準化資源命名規範和某些屬性的合規性。
- 擁有開發環境: IaC 的一個挑戰是在開發環境中測試基礎設施代碼,因為對基礎設施的更改可能會影響到整合環境或應用程式的測試。因此,為 IaC 創建一個獨立的開發環境至關重要,這個環境可以隨時被修改甚至銷毀。對於本地基礎設施測試,一些工具(如 Vagrant)可以模擬本地環境,應盡可能用於測試代碼腳本。
當然,最佳實踐的列表不止於此。軟體工程中的所有方法和流程都同樣適用於 IaC。
DevOps 文化演進
DevOps 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演進。團隊整合到這一運動中的方式也在不斷發展。一個日益興起的實踐是 GitOps。
- GitOps 的核心理念: GitOps 工作流程通常應用於 Kubernetes 環境,其核心思想是將 Git 作為唯一的「真相來源」(Source of Truth)。這意味著 Git 儲存庫不僅包含應用程式代碼,還包含了基礎設施的期望狀態代碼。 一個控制器會監控 Git 儲存庫的變更,在偵測到提交後,自動執行測試,並將應用程式重新部署到目標環境。這種方法進一步強化了自動化、版本控制和可觀測性,確保了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式部署的一致性與可靠性。
Terraform 入門:Azure 基礎設施自動化部署指南
本章節將引導讀者掌握 Terraform 這款強大的基礎設施即代碼 (IaC) 工具,並以 Azure 雲端平台為例,詳細闡述如何進行 Terraform 的安裝、配置與基礎設施腳本編寫。內容將涵蓋 Terraform 的核心優勢、不同安裝方式的比較,以及如何撰寫 Terraform 腳本來自動化部署 Azure 資源。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實用的 Terraform 實踐框架, enabling them to efficiently manage and provision cloud infrastructure.
技術要求
為了能夠順利進行本章節的實踐,您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 Azure 訂閱: 作為雲端基礎設施的提供者,Azure 訂閱是必不可少的。
- 代碼編輯器: 建議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VS Code),這是一款免費、輕量級、跨平台的編輯器,並提供豐富的 Terraform 擴充功能,能顯著提升開發效率。
Terraform 安裝
Terraform 是一款開源的命令行工具,採用聲明式的 HashiCorp Configuration Language (HCL) 語言,易於閱讀和理解。其主要優勢在於能夠使用同一種語言部署到多種雲端供應商,如 Azure、AWS 和 Google Cloud。
Terraform 的其他優點包括:
- 跨平台支援: 可在 Windows、Linux 和 macOS 上安裝。
- 變更預覽: 在實際實施基礎設施變更前,允許使用者預覽變更內容。
- 並行操作: 支援透過玄貓來實現操作的並行化,提升部署效率。
- 豐富的提供者整合: 支援廣泛的雲端服務和第三方工具。
Terraform 的安裝方式多樣,以下將介紹兩種主要方法:手動安裝和腳本化安裝。
手動安裝
若要手動安裝 Terraform,請遵循以下步驟:
- 下載安裝包: 前往 Terraform 的官方下載頁面,選擇與您操作系統相符的安裝包進行下載。
- 解壓縮與複製: 下載完成後,解壓縮文件,並將 Terraform 二進制文件複製到一個可執行目錄(例如,在 Windows 上為
c:\Terraform)。 - 配置環境變數: 將 Terraform 二進制文件所在的目錄路徑添加到系統的
PATH環境變數中。
腳本化安裝 (Linux)
對於 Linux 系統,可以透過腳本自動化 Terraform 的安裝過程。這在配置 Jenkins Slave 或 Azure Pipelines Agent 等自動化環境時尤其方便。
方法一:使用下載與解壓縮腳本
以下腳本示範了如何下載、驗證並安裝指定版本的 Terraform:
TERRAFORM_VERSION="1.0.0" # 請更新為您期望的版本
wget https://releases.hashicorp.com/terraform/${TERRAFORM_VERSION}/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linux_amd64.zip \
https://releases.hashicorp.com/terraform/${TERRAFORM_VERSION}/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SHA256SUMS \
https://releases.hashicorp.com/terraform/${TERRAFORM_VERSION}/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SHA256SUMS.sig \
&& gpg --verify 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SHA256SUMS.sig 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SHA256SUMS \
&& shasum -a 256 -c 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SHA256SUMS 2>&1 | grep "${TERRAFORM_VERSION}_linux_amd64.zip: OK" \
&& unzip -o terraform_${TERRAFORM_VERSION}_linux_amd64.zip -d /usr/local/bin
此腳本的作用如下:
- 設定
TERRAFORM_VERSION變數,指定要下載的版本。 - 透過
wget下載 Terraform 的壓縮包及其簽名文件。 - 使用
gpg驗證下載文件的完整性與來源。 - 使用
shasum驗證 SHA256 校驗和。 - 若驗證成功,則使用
unzip將 Terraform 二進制文件解壓縮到/usr/local/bin目錄。
執行步驟:
- 打開終端機。
- 複製並貼上上述腳本。
- 執行腳本。
此腳本的優勢在於可以自由選擇 Terraform 的安裝目錄,並且由於使用了 curl 和 unzip 等通用工具,適用於多種 Linux 發行版。
方法二:使用 apt 套件管理器
另一種在 Linux 上安裝 Terraform 的方法是利用 apt 套件管理器,這需要先添加 HashiCorp 的倉庫: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gnupg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curl \
&& curl -fsSL https://apt.releases.hashicorp.com/gpg | sudo apt-key add -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arch=amd64] https://apt.releases.hashicorp.com $(lsb_release -cs) main"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erraform
此腳本會:
- 添加 HashiCorp 的 APT 倉庫。
- 更新本地的套件列表。
- 下載並安裝 Terraform CLI。
透過以上任一方法,您都可以成功在您的系統上安裝 Terraform,為後續的雲端基礎設施自動化部署做好準備。
結論
縱觀現代技術組織的演進軌跡,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崛起,不僅是工具層面的革新,更是管理思維的系統性突破。它將軟體工程的嚴謹紀律注入傳統的基礎設施管理,透過模組化與自動化,將高度的不確定性轉化為可預測、可追溯的數位資產。然而,真正的轉型瓶頸並非掌握 Terraform 等工具的語法,而是打破開發與維運團隊之間的傳統壁壘,建立以 Git 為核心的「單一事實來源」文化。許多組織在此過程中,常因未能同步升級協作模式與思維框架,導致技術導入的效益大打折扣。
展望未來,GitOps 的興起預示著更深度的整合,基礎設施的期望狀態將與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完全同步,實現真正的聲明式、自癒式系統管理。
從組織效能演進的角度,這套技術哲學不僅是提升效率的手段,更是構建長期數位韌性的核心基石,值得領導者投入資源,將其視為關鍵的組織能力來培養。